为了规范行政处罚听证程序,保障行政机关依法实施行政处罚,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结合湖南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以及对公民处罚款在1000元以上、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罚款在2万元以上的重大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书面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听证由听证主持人主持,一般由行政机关的法制机构或者承担法制工作的机构的工作人员担任。行政机关应当指定非本案调查人员主持听证。
拟受行政处罚并要求举行听证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是听证当事人。当事人是法人的,由其法定代表人参加听证;当事人是其他组织的,由其主要负责人参加听证。当事人为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的公民,由其法定代理人参加听证。案件调查人员应当参加听证。
当事人要求举行听证的,应当在收到行政机关的听证告知书后3日内提出。逾期不提出听证要求的,视为放弃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行政机关决定举行听证,应当及时指定听证主持人。行政机关应当在举行听证的7日前将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通知当事人、第三人和案件调查人员。
听证开始时,主持人应当核对听证参加人的身份,宣布听证纪律,告知听证参加人的权利和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请。
听证按照案件调查人员提出违法事实、证据、行政处罚建议和依据;当事人、第三人及其代理人进行陈述;主持人询问案件调查人员、当事人、第三人;当事人、第三人及其代理人申辩和质证;主持人征询各方最后意见的顺序进行。
证据必须在听证中出示,并经质证后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参加听证的案件调查人员负有举证责任,并且应当提供拟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依据。
当事人无正当理由不到场参加听证,或者未经主持人允许中途退场的,视为放弃要求听证的权利处理。案件调查人员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场,或者未经主持人允许中途退场的,行政机关不得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记录员应当将听证的全部活动记入笔录。听证笔录应当由当事人、第三人和案件调查人员审核无误或者补正后签名或者盖章。听证结束后,主持人应当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提出听证报告。
听证文书由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统一式样。本规定自2001年5月1日起施行。
保密协议的相关内容。协议涉及保护甲方的秘密信息,包括技术信息、专有技术、经营信息等,乙方承担保密义务。协议规定了保密期限、保密费的数额及支付方式,以及违约责任。双方签字后协议生效,争议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会员招募协议的细节,规定了甲、乙双方在会员招募工作中的权利与义务。乙方需保守甲方商业秘密,违约需承担责任。乙方按招募会员收费金额的一定比例抽取佣金,并在甲方收到全额款项后支付。双方发生争议应协商,如协商不成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协议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
法庭行政听证的原则,包括公开原则、职能分离原则、事先告知原则和案卷排他性原则。同时,文章还详述了哪些行政处罚应当举行听证程序,以及听证告知书的送达和听证通知书的送达的具体要求和流程。
行政处罚告知程序中的法律依据和告知内容的重要性。在行政处罚过程中,行政机关需明确告知处罚的事实、理由、依据以及种类和幅度,确保当事人的权利得到充分保障。行政机关应履行告知义务,保障当事人的陈述、申辩和听证权利,避免违法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