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其它知识产权相关 > 商业秘密 > 行为保全在商业秘密纠纷案件中要如何适用

行为保全在商业秘密纠纷案件中要如何适用

时间:2025-01-03 浏览:1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47026
新民诉法首次将行为禁令制度从理论上适用到了所有的民事诉讼案件,但对这项制度的适用,司法实践仍在探讨之中。如何在商业秘密侵权案件中适用行为禁令是个全新的问题,加之商业秘密侵权案件本身又有其举证难、查证难的特点,因此,这一问题是知识产权司法实务中的难点。作者对行为禁令在商业秘密侵权案件适用中的两个具体问题提出了独到见解。

我国民事诉讼法修正案对商业秘密侵权案件中禁令适用的问题进行了解决

一、商业秘密侵权案件中禁令申请人的证明责任

我国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知识产权法规定的诉前禁令规定引起了实践和理论界的争议,争议焦点在于审查标准应采取形式审查还是实质审查。经过近年来的审判经验积累,可以说已经形成了一致的观点,即需要进行相对实质性审查。除了审查申请人是否符合权利主体资格以及被申请人是否正在实施或即将实施被控侵权行为之外,还需要审查判断侵权行为存在的合理可能性,即申请人是否有胜诉的可能性。

在商业秘密侵权案件中,证明“正在侵权或即将侵权”是禁令申请人的重要证明责任。由于商业秘密不具有专利的公开性,也难以直观判断,因此申请人很难像在专利侵权案件中那样提供被申请人的产品或方法的技术特征,并进行技术特征是否相同或近似的对比说明。因此,应该采用“接触+实质相似”的推定原则,并且在诉前禁令申请时,推定的标准应该低于正式审理时的标准。此外,也应考虑情况是否紧急,例如商业秘密即将被公开、了解商业秘密的雇员即将到竞争对手处工作等。

二、商业秘密侵权案件中禁令不因反担保而解除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如果被申请人提供了担保,财产保全措施的目的就已经达到,禁令不应因此解除。商业秘密侵权案件中,禁令如果因为被申请人提供了担保而解除,将导致申请人的知识产权受到损害。因此,在商业秘密侵权案件中,为禁止权利人商业秘密被侵犯所采取的保全措施,不应当因被申请人提供担保而解除。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软件推广应用合作合同

    软件推广应用合作合同的内容。合同规定了双方的合作范围、期限及独家销售代理权,明确了订单流程、交货细节、价格及返利政策、产品技术质量标准等。甲方提供软件产品,支持市场宣传和销售,进行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并有权调整产品策略、市场策略和价格策略。合同也规定

  • 合作协议

    甲乙方之间的合作协议,主要内容为乙方根据甲方需求提供具有版权的软件模块,合作期限为_____年。协议包括软件安装、调试、支持服务、培训、保密及版权、收益分配等方面。双方共同分工合作,确保软件正常运行,同时保护软件版权和甲方产品资料。收益按股权比例分配

  • 商业秘密合法来源的主要方式

    商业秘密合法来源的主要方式,包括独立开发、反向工程、权利人自己泄密、合法受让或被许可及个人信赖等。其中独立开发和反向工程抗辩难度较大,权利人需采取合理保密措施,同时客户信赖也被纳入考量范畴。此外,还涉及到许可使用协议等相关法律条款的应用。

  • 离婚案子是公开开庭吗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四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公开进行。离婚案件,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第一百三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前

  • 操场埋尸案校长被判15年,公开审判的条件
  • 行为保全在商业秘密纠纷案件中要如何适用
  • 公开质证的例外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