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办律师应当根据法律规定和委托协议的约定,全面履行以下法定义务和约定义务:
1.1 调查取证义务:律师应当积极调查取证,收集与案件相关的证据。
1.2 出庭义务:律师应当按照法律规定,出庭代理委托人进行诉讼活动。
1.3 保管义务:律师应当妥善保管与案件相关的证据、诉讼文件以及委托人的财物。
1.4 分工协作义务:同一委托人聘请的律师之间应明确分工,密切协作。在意见不一致的情况下,律师应及时通报委托人并遵循委托人的决定。
律师在执业活动中不得有以下行为:
2.1 私自接受委托、收取委托人费用或财物。
2.2 无正当理由拒绝辩护或代理委托事项,但委托事项违法、委托人利用律师从事违法活动或隐瞒事实的情况除外。
2.3 利用提供法律服务的便利谋取当事人争议的权益。
2.4 违反规定会见法官、检察官、仲裁员。
2.5 向法官、检察官或其他工作人员请客送礼、行贿,或指使、诱导当事人行贿。
2.6 提供虚假证据、隐瞒事实,或威胁、利诱他人提供虚假证据、隐瞒事实以及妨碍对方当事人合法获取证据。
2.7 泄露执业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和当事人的商业秘密,泄露当事人的隐私。
2.8 在同一案件中为双方当事人担任代理人。
2.9 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律师事务所执业。
2.10 以诋毁其他律师或支付介绍费等不正当手段争取业务。
2.11 拒绝或懈怠指派的法律援助义务。
2.12 宣扬与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具有密切关系,或利用这种关系进行不正当竞争。
2.13 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近亲属或其他人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借职务之便违反规定为被告人传递信件、钱物或与案情有关的信息。
2.14 接受当事人委托后,擅自转委托他人代理。
2.15 超越委托权限,利用委托关系从事与委托代理的法律事务无关的活动。
2.16 接受对方当事人的利益或向其要求或约定利益。
2.17 在与委托人解除委托关系后,在同一案件中担任有利益冲突的他方当事人的代理人。
2.18 非法阻止和干预对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进行的活动。
2.19 在未征得委托人同意的情况下,接受对方当事人办理其他法律事务的委托,但办结委托事项后除外。
2.20 阻挠或拒绝委托人再委托其他律师参与法律服务。
2.21 在明知的情况下为委托人非法、不道德或具有欺诈性的要求或行为提供服务和帮助。
当委托人与律师事务所签订委托协议后,如果发生以下情形:
3.1 委托人与律师事务所或承办律师存在利益关系,或承办律师因身体健康原因无法继续代理。
3.2 承办律师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或被公安司法机关采取限制人身自由措施。
3.3 律师事务所或承办律师未经司法行政部门当年年检注册,或受到停止执业处罚。
在上述情形发生时,委托协议将失效。
侵犯商业秘密罪及其客体的问题。侵犯商业秘密罪涉及以不正当手段获取、披露或使用商业秘密,侵犯了商业秘密管理制度和权利人的合法权利。证据认定面临权利人配合问题,信息是否属商业秘密需专业鉴定。损失计算是区分罪与非罪的关键,主要包括商业秘密权利人的损失、侵权
保密和竞业禁止的相关内容。在保密义务方面,规定了员工在合同期限内及解除/终止日后的竞业禁止期内,不得使用和披露公司的保密信息,且相关的知识产权归公司所有。保密内容包括交易秘密、经营秘密、管理秘密和技术秘密。在竞业禁止方面,员工未经公司同意不得兼职、参
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包括规范律师服务收费行为、维护委托人和律师的合法权益等。办法规定律师服务收费遵循公开公平、自愿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实行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政府制定律师服务收费应广泛听取意见,收费标准需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等。律师事务所与委
甲方聘请乙方作为产品传播推广合作单位的合同定义及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合同详细规定了乙方的推广任务、甲方的支持、合作期限及付款方式等。乙方需保证合法开展市场传播活动,不侵犯第三方知识产权,并在合作期间不得从事相同性质产品的传播服务。合同期限及续签、终止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