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亲亲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股份制企业,成立于1985年。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原告已经成为国内知名的食品生产企业,拥有完整的销售网络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
被告郝*中是哈尔滨市道外区亲亲食品经销部的业主,被原告指控侵犯其商标权。
原告于1992年在国际分类第30类商品上注册了第614573号“亲亲”商标,并在后续不断改进和注册了其他相关商标。原告在广告宣传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使其商标成为国内知名品牌。然而,原告发现被告在互联网上注册了与其商标相似的域名,并以此进行不正当竞争和侵权行为,给原告的经营造成了经济损失。
原告请求法院做出以下判决:
本案于2005年2月23日在本院受理,并于2005年3月31日进行了不公开开庭审理。原告委托代理人吴*设和林*渊,被告委托代理人张*军到庭参加了诉讼。目前,本案已经审理终结。
商标权穷竭抗辩的条件及其限制,包括合法投入的要求、告知来源的义务以及保障质量的要求。同时,为避免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当事人应密切关注商标注册情况、加强自身产品的商标标识管理,并注册防御商标和联合商标。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对商标注册申请和侵犯
存在权属争议域名购买行为的法律风险。域名在数据传输中标识计算机电子方位,在交易中如存在权属争议,可能导致资金与精力损失。为避免风险,建议在购买前咨询律师并拟定合同,若转让方隐瞒争议应追究违约责任。域名交易专业性强,寻求专业律师协助以确保权益。购买存在
商标侵权的定义以及具体的行为表现,如未经许可使用注册商标、销售假冒商品等。同时,文章还详细阐述了商标侵权的责任,包括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对于商标侵权行为,应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损失,同时消除影响并恢复名誉等。行政责任方面则包括责令停止侵权、没收销毁侵权
域名从最初的技术概念逐渐演变为具有商业价值的标识的过程。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域名成为企业在网络空间的商业形象代表,具有宣传和销售功能。域名的商业标识价值不断上升,成为企业竞争的对象。然而,域名资源有限,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矛盾,导致域名抢注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