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案三审稿增加了一项规定,要求药品广告的内容必须与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说明书一致,并且必须明确标明禁忌和不良反应。
解读:为了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保护患者的权益,有必要进一步严格规范药品广告。
草案三审稿规定,保健食品广告不得涉及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功能,也不得声称或者暗示广告商品为保障健康所必需,并且必须明确标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
解读:保健食品并没有治疗疾病的作用,而实际上保健食品广告违法的情况相当严重,草案三审稿针对此问题单独列出规定,进行了更有针对性的严格规范。
草案三审稿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音像出版单位以及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以介绍健康、养生知识等形式变相发布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和保健食品广告。
解读:一些媒体借助健康讲座、养生节目等形式变相发布药品和保健食品广告,导致消费者的权益受损事件时有发生。草案三审稿中的专门条款将有效防止不良商家欺骗消费者。
根据草案三审稿,禁止在大众传播媒介或者公共场所发布声称全部或者部分替代母乳的婴儿乳制品、饮料和其他食品的广告。
解读:母乳是婴儿成长最自然、安全、完整的天然食物,应该鼓励和促进母乳喂养。
草案三审稿明确规定,禁止在大众传播媒介或者公共场所发布烟草广告。烟草制品生产者或销售者在迁址、更名、招聘等启事中,也不得含有烟草制品的名称、商标、包装、装潢或类似内容。烟草制品生产者或销售者也不得利用其他商品或服务的广告、公益广告来宣传烟草制品的名称、商标、包装、装潢或类似内容。
解读:企图通过其他商品的广告或公益广告等方式变相发布烟草广告的行为将不再奏效。
草案三审稿规定,对在虚假广告中作推荐或证明受到行政处罚未满三年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不得再利用其作为广告代言人。
解读: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广告代言人的责任应进一步加强,代言活动也应更加严格规范。
草案三审稿增加了一项规定,如果医疗机构违法发布广告的情节严重,除了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罚外,卫生行政部门也可以吊销其诊疗科目或医疗机构的执业许可证。
解读:实际上,我国已经对医疗机构发布广告的行为做出了相关规定,但此次草案将处罚力度提升到法律层面,显示了加强医疗广告管理的决心。
草案三审稿明确规定,新闻出版广电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对有广告违法行为的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音像出版单位,如果不依法处理,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将依法给予处分。
解读:治理违法广告需要部门联动,除了工商部门加强监管外,新闻出版广电等媒体主管部门也需要切实履行对媒体活动的监管职责。
存在权属争议域名购买行为的法律风险。域名在数据传输中标识计算机电子方位,在交易中如存在权属争议,可能导致资金与精力损失。为避免风险,建议在购买前咨询律师并拟定合同,若转让方隐瞒争议应追究违约责任。域名交易专业性强,寻求专业律师协助以确保权益。购买存在
会员招募协议的细节,规定了甲、乙双方在会员招募工作中的权利与义务。乙方需保守甲方商业秘密,违约需承担责任。乙方按招募会员收费金额的一定比例抽取佣金,并在甲方收到全额款项后支付。双方发生争议应协商,如协商不成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协议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
商号制度的立法形式问题,指出我国商号制度由多部法律组成,但缺乏系统性和专门性。同时,商号权的知识产权属性尚未得到正确界定和确立,商号的构成要件也存在缺陷。因此,需要完善商号法律制度,确立商号权的知识产权属性,并明确商号的构成要件。
商品包装和装潢的特点。商品包装和装潢直观反映商品内容,具有美化商品和宣传的作用,但不具有专有性和独占性,可根据市场需要灵活变更。知名商品的包装和装潢反映了经营者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应受到法律保护。仿冒知名商品的包装和装潢是不正当竞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