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允许申请人在三年内提出实质审查请求的规定,申请人可以在发明构思完成后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提出申请。在这三年期限内,申请人可以进行市场调查和专利转让前景评估,以确定发明专利申请的价值。如果发现该发明专利申请存在无法挽回的缺陷或经济效益较差,申请人可以选择不提出实质审查请求,以节省实质审查费。
作为专利代理人,接受委托代理发明专利申请时,应帮助委托人分析最有利的实质审查请求时间。如果发明比较成熟,能早日投入市场并容易被竞争对手仿制,建议尽早提出实质审查请求,甚至在提出专利申请时同时提出实质审查请求,以尽早进入实质审查程序并获得专利权。如果对发明的市场前景尚不清楚,或者发明产品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进入市场,可以较晚提出实质审查请求,以便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市场需求和发明价值的调查研究,然后再决定是否提出实质审查请求。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发明专利申请未在规定的三年期限内提出实质审查请求,该申请将被视为撤回。尽管申请人可以在收到视为撤回通知书后的两个月内提出权利恢复请求,但必须满足以下条件:申请人已有过要求实质审查的表示(如提交实质审查请求书或缴纳实质审查费),或者存在非申请人原因造成的正当理由(如邮路耽搁或不可抗力)。如果申请人在三年期限内既未提出实质审查请求,又未缴纳实质审查费,即没有任何提出实质审查请求的表示,导致视为撤回的情况将无法恢复。因此,申请人和专利代理人应高度重视该期限。专利代理机构应在提出发明专利申请后监视该三年期限,并在期限届满前两个月通知委托人,让委托人最终决定是否提出实质审查请求,以避免超出三年期限导致视为撤回。
涉港、澳、台知识产权诉讼的处理方式,以及在涉外和国内知识产权诉讼中的不同处理方式。对于外国当事人作为原告的情况,法院需审查其在中国提起诉讼的法律依据。中国已加入多个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条约,并与多个国家签署双边协定。在涉内知识产权诉讼中,原告需证明其与案
我国对发明专利申请实行的是实质审查制,即对发明专利申请不仅进行初步审查,而且还进行实质审查。实质审查程序从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实质审查部门接收初步审查部门送来的申请案卷开始,到发出授予发明专利权的通知或者驳回申请的决定或撤回申请为止。
实质审查是发明专利申请审批程序的第二个阶段,主要是从技术角度确定发明的专利性,即审查其是否符合专利法所规定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要求。一般来说,申请人向专利局提出实质审查请求并缴纳了审查费以后,即开始进行实质审查。但是,对国计民生有重大作用的发明
在为大家解读“实质审查”之前,先要弄清楚一件事——申请哪些专利需要实质审查。众所周知,在中国,专利目前包括三种类型,即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根据中国专利法,对发明专利实行实质审查制,在申请公布后将接受更多的“考验”,进入到“实质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