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保险法》第十条规定,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保险合同的当事人是投保人和保险人。
保险合同的内容是保险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保险合同属于民商合同的一种,其设立、变更或终止时具有保险内容的民事法律关系。保险合同不仅适用保险法,也适用合同法和民法通则等。
保险合同的客体不是保险标的本身,而是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即保险利益。保险合同的成立一定要符合民事法律行为的要件和合同的成立要件。
根据我国现行《保险法》第17条规定,告知义务属于先契约义务且是强制性规定。新订《保险法》第16条重申了这一规定。
告知义务在规范层面上为强制性规定,但保险契约往往通过当事人的约定对告知义务加以约定。合同当事人可以通过约定免除投保人的告知义务。
从告知义务反面来看,保险人并没有任何请求权,当然也就不能对投保人提起履行告知义务之诉。
保险合同的成立要符合民事法律行为的要件和合同的成立要件。根据中国合同法第十三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采取要约、承诺的方式。根据中国《保险法》第十二条规定,保险合同成立需要投保人提出保险要求、保险人同意承保,并就合同的条款达成协议。保险合同原则上应当在当事人通过要约和承诺的方式达成意思一致时即告成立。
律师函在法律领域的定义以及其在追回债务、顺延诉讼时效、澄清事实制止侵权、履行法律告知义务、合同解除通知以及达成庭外和解协议等方面的作用。律师函是律师以专业法律文书的形式,接受客户委托就相关事实或法律问题进行披露、评价和要求的重要方式。
保险合同变更的相关法律规定。在保险合同有效期内,可进行必要的变更,分为保险合同主体的变更和保险合同其他记载事项的变更。变更保险合同应当采用法定形式,经过法律程序实施,可采用批注或附贴批单、书面协议等方式进行。
保险合同中投保人法定可以解除合同的多种情形。包括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谎称或制造保险事故、申报的被保险人年龄不实、保险合同效力中止后未按期申请复效、保险标的转让危险程度显著增加、违反维护保险标的安全的义务、保险标的危险程度显著增加以及保险标的发生部分损
保险合同的概念、性质和特点,包括保险合同的双务性质、射幸性质、标准附合性质和要式性质等法律特征。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设立、变更或终止保险法律关系的民事法律行为,具有经济交换和法律关系的双重属性。文章还对保险合同的形式和订立方式进行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