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的变更是指在合同成立后,尚未履行或尚未完全履行以前,当事人就合同的内容达成修该或补充的协议。广义上的合同变更包括内容和主体的变化,狭义的变更仅指合同内容的变化。本文讨论的变更取广义。
合同变更具有以下五点特征:
我国保险法第二十条规定,在保险合同有效期内,投保人和保险人经协商同意,可以变更保险合同的有关内容。变更保险合同的,应当由保险人在原保险单或者其他保险凭证上批注或者附贴批单,或者由投保人和保险人订立变更的书面协议。
此外,《保险法》第五十五条规定了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合同的特别规定。未经被保险人书面同意并认可保险金额的,合同无效。依照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合同所签发的保险单,未经被保险人书面同意,不得转让或者质押。父母为其未成年子女投保的人身保险,不受第一款规定限制。
依据保险法,从合同的主客体及内容角度,人身保险合同得变更可作如下分类:
人身保险合同的主体可以划分为基本当事人和关系人两类。基本当事人包括投保人、被保险人及保险人。被保险人一般是不能变更的,但团体人身保险合同中的被保险人可能出现变更的情况。保险人的变更主要是在出现保险人破产整顿、被责令停业、被撤销经营保险业许可等情况时,通过将保险人持有的保险合同转让给其他保险人来保护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的利益。
人身保险合同的客体就是被保险人,一般不会出现被保险人变更的情况,只有少数险种如意外伤害保险合同中,如果出现被保险人职业发生变化的情况,可能导致客体的变更。
变更的内容主要包括责任范围和责任免除事项、保险期限、保险费缴费数额、缴费方式和缴费时间、保险金额、保险金领取方式和领取年龄、职业工种、住所地址、争议处理有关事项等共八类。其中,职业工种的变更要求被保险人履行告知义务。变更后的职业在拒保范围内的,合同即终止,保险人要退还未满期的保险费。如未尽到告知义务,将视情况分别作拒赔或按比例赔偿。
受益人的变更权利本质上归属于被保险人,但投保人作为保险缴费者,理应享有相应的权利。建议赋予受益人关于保险合同变更的抗辩权,以此保护第三人的利益。关于变更受益人的程序问题,只要提出变更的投保人或被保险人能够证明自己已尽到告知义务,变更即告成立,并产生对抗第三人的效力。
人身保险合同客体变更可通过制定强制保险制度来解决,规定由组织外来务工人员的中介公司负责统一为其投保。对于提出变更申请的主体,应制订相应的规范。
保险投资基金的分类与特点。保险投资基金主要包括资本金、非寿险保费收入和寿险保费收入等组成部分。根据不同资金来源和需求,保险投资基金分为不同类型,如收入型基金、收入成长混合型基金、平衡型基金和成长价值复合型基金等。各类基金在投资策略、风险和收益方面有所
电瓶车撞死人的纠纷解决途径,包括调解、协商和诉讼。当双方无法达成协议时,受害人可向法院提起诉讼。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时,保险公司应在限额内赔偿,不足部分按过错比例分担责任。
笔者重点就此次修订的变化择要予以说明。新修订的保险法对保险合同成立时间与效力问题作了明确规定。新保险法规定,“投保人提出保险要求,经保险人同意承保,保险合同成立。”新保险法进一步明确和规范保险理赔的程序、时限,解决理赔难的问题。新保险法增加了责任保险
保险合同的当事人是投保人和保险人;保险合同的内容是保险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保险合同不仅受保险法的调整,还应当受民法和合同法的调整,所以,保险合同的成立一定要符合民事法律行为的要件和合同的成立要件。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签订的保险合同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