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三十八条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闲置、荒芜耕地。对于已经办理审批手续的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一年内不用而又可以耕种并收获的,应当由原耕种该幅耕地的集体或者个人恢复耕种,也可以由用地单位组织耕种。一年以上未动工建设的,应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缴纳闲置费。连续二年未使用的,经原批准机关批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无偿收回用地单位的土地使用权。如果该幅土地原为农民集体所有的,应当交由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恢复耕种。
另外,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进行房地产开发的闲置土地,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办理。
在实践中,被征收人在收到评估报告时,可能对评估结果、评估程序等问题产生异议。针对评估报告有异议的情况,被征收人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在公示期间,被征收人对评估报告有疑问时,评估机构有义务对初步评估结果进行解释和修正。
如果被征收人对评估结果有异议,可以在收到评估报告后的10日内向评估机构申请复核评估。
如果被征收人对评估机构的复核结果仍有异议,可以在收到复核回复函后的10日内向所在地的评估专家委员会申请鉴定。
如果经过复核和专家鉴定,被征收人对房屋价值的评估仍有异议,可以向征收部门所在地的市、县级人民政府提出申请,政府会根据征收补偿方案作出补偿决定。被征收人可以针对该补偿决定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因此,当评估报告中存在与事实不符或违法情况时,被征收人应及时提出异议。通过修正、复核、鉴定、协商和复议或诉讼的步骤,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广西博白县文地镇乐山塘队村民因土地征用问题产生的争议。村民质疑征地协议的合法性和真实性,指出政府在征地过程中未公告相关手续和补偿方案。村民代表提出存在伪造征地协议的情况,并已多次要求政府提供相关文件和手续。此事引起上级部门重视,并要求重新调查处理。同
征地拆迁中涉及的主要主体及其职责。包括拆迁人、被拆迁人、房屋承租人、拆迁实施单位、拆迁评估机构、房屋拆除单位和拆迁管理部门等。同时,文章介绍了我国法律对征地拆迁主体的相关规定,包括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征收与补偿等方面的内容。市、县级人民政府负责本
旧城改造拆迁项目的补偿标准。补偿包括被征收房屋价值、搬迁和临时安置以及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制定补助和奖励办法。被征收人可选择货币补偿或房屋产权调换,并签订拆迁补偿协议。协议内容包括补偿方式、金额、安置用房等条款。
无证房屋拆迁补偿比有证房屋低的问题。对于无房产证的合法建筑,如果当事人对补偿不满意,可以选择不签订征收补偿协议,并提起行政诉讼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文章还介绍了拆迁补偿协议的相关法律规定和无效判定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