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如果城中村被纳入城市规划区并进行拆迁征收,被征收人有权请求按照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标准进行赔偿。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集体土地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二条,征收农村集体土地时涉及被征收土地上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土地权利人有权请求按照物权法第四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给予补偿。
如果在征收农村集体土地时未对被征收土地上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进行安置补偿,而补偿安置时房屋所在地已纳入城市规划区,土地权利人请求参照执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标准,人民法院一般应予支持,但需扣除已获得的土地补偿费。
当拆迁人与被拆迁人或者拆迁人与房屋承租人无法达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时,双方应申请由同级拆迁管理部门进行裁决。只有经过行政裁决后,当事人仍不满意时,方可提起行政诉讼。行政裁决是行政诉讼的前置程序。
实施裁决的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是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如果拆迁管理部门是被拆迁人的,裁决将由同级人民政府进行。裁决应在收到申请后的30日内作出,并包括条例第13条规定的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内容。
任何一方当事人或与行政裁决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裁决不满意,都可以在裁决书送达之日起的3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将根据行政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对行政裁决的事实认定、行政程序、法律适用、是否超越职权和滥用职权等进行全面合法性审查。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的相关法律规定。政府为满足公共利益需求可征收国有土地上的房屋,并对被征收人进行公平补偿。补偿内容包括被征收房屋价值、搬迁和临时安置、停产停业损失等。评估和鉴定被征收房屋价值时,补偿金额不得低于市场价值。土地征用与补偿的具体情况
征地拆迁中涉及的主要主体及其职责。包括拆迁人、被拆迁人、房屋承租人、拆迁实施单位、拆迁评估机构、房屋拆除单位和拆迁管理部门等。同时,文章介绍了我国法律对征地拆迁主体的相关规定,包括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征收与补偿等方面的内容。市、县级人民政府负责本
旧城改造拆迁项目的补偿标准。补偿包括被征收房屋价值、搬迁和临时安置以及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制定补助和奖励办法。被征收人可选择货币补偿或房屋产权调换,并签订拆迁补偿协议。协议内容包括补偿方式、金额、安置用房等条款。
无证房屋拆迁补偿比有证房屋低的问题。对于无房产证的合法建筑,如果当事人对补偿不满意,可以选择不签订征收补偿协议,并提起行政诉讼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文章还介绍了拆迁补偿协议的相关法律规定和无效判定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