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征地公告发布前种树并不享有征地补偿。如果在征地公告发布前进行抢种、抢栽等行为,将无法获得任何补偿。
(九)告知征地情况
在征地项目依法报批之前,当地国土资源部门应以书面形式告知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征地的用途、位置、补偿标准、安置途径等情况。一旦告知完成,对于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在拟征土地上进行的抢栽、抢种、抢建等行为,将不予以任何补偿。
(十)确认征地调查结果
当地国土资源部门应对拟征土地的权属、地类、面积以及地上附着物的权属、种类、数量等现状进行调查,并与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和地上附着物产权人共同确认调查结果。
(十一)组织征地听证
在征地项目依法报批之前,当地国土资源部门应告知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对拟征土地的补偿标准、安置途径享有申请听证的权利。如果当事人申请听证,应按照《国土资源听证规定》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听证。
1. 向市、县人民政府递交协调申请
申请中应详细说明认为补偿太低的事实依据。
2. 向批准征收土地的政府递交裁决申请
如果协调未能达成一致或自申请协调之日起60日内未能协调成功,可以向批准征收该土地的政府(国务院或省级政府)申请裁决。
3. 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如果当事人对裁决机关作出的裁决不服,应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60日内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在3个月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如果经过复议后再提起行政诉讼,应在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不过,国务院裁决除外。
征地拆迁中涉及的主要主体及其职责。包括拆迁人、被拆迁人、房屋承租人、拆迁实施单位、拆迁评估机构、房屋拆除单位和拆迁管理部门等。同时,文章介绍了我国法律对征地拆迁主体的相关规定,包括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征收与补偿等方面的内容。市、县级人民政府负责本
旧城改造拆迁项目的补偿标准。补偿包括被征收房屋价值、搬迁和临时安置以及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制定补助和奖励办法。被征收人可选择货币补偿或房屋产权调换,并签订拆迁补偿协议。协议内容包括补偿方式、金额、安置用房等条款。
房屋拆迁补偿的相关信息。拆迁补偿包括房屋补偿费、周转补偿费和奖励性补偿费。农村房屋拆迁补偿标准依据被征地村或村民小组的建制是否撤销及是否具备易地建房条件确定。拆迁补偿计算标准涉及货币补偿和安置费,包括搬迁补助、临时安置补助等。整体补偿标准由当地政府根
无证房屋拆迁补偿比有证房屋低的问题。对于无房产证的合法建筑,如果当事人对补偿不满意,可以选择不签订征收补偿协议,并提起行政诉讼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文章还介绍了拆迁补偿协议的相关法律规定和无效判定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