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征收人与征收方签订了拆迁安置补偿协议后,如果征收方迟迟不支付补偿款,被征收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维权:
被征收人可以通过申请行政复议来要求征收方支付拆迁补偿款。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规定,征收人未支付补偿费用的情况下,不得对房屋进行拆迁。因此,通过行政复议可以迫使征收方履行支付补偿款的义务。
被征收人也可以提起行政诉讼来要求征收方支付拆迁补偿款。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规定,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内不支付补偿款的,被征收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被征收人需要准备强制执行申请书,并附具补偿金额、专户存储账号以及产权调换房屋和周转用房的地点和面积等相关材料。
根据《合同法》规定,如果征收方未履行合同约定的支付补偿款义务,被征收人有权要求征收方承担违约责任,包括继续履行合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
为了确保拆迁协议的有效性,被拆迁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被拆迁人在签订补偿协议后,要确保手里保留有协议的原件。复印件与原件在法律效力上存在差别,如果只有复印件,可能会影响后续的维权过程。因此,被拆迁人应及时咨询专业拆迁律师,通过法律程序调取协议原件,并要求对方履行协议。
如果被拆迁人手里没有任何文件,很难确保能够获得合理的补偿。在这种情况下,被拆迁人应及时咨询律师,并让律师介入案件,通过法律程序要求对方履行协议相关内容。
如果签订的协议内容明确,但到期对方未履行义务,被拆迁人可以采取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要求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城市房屋拆迁的管理办法,旨在保障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保护拆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其中详细阐述了拆迁的原则、拆迁人的定义、拆迁的必要条件和提交的文件资料等。市城建主管部门负责房屋拆迁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配合保障拆迁工作顺利进行。
如何审查房屋拆迁补偿协议。在签订协议时,需要明确违约责任和合同履行程序,并注意避免先行拆迁设备和厂房而后变更项目规划导致损失的情况。审查合同应注意是否存在不利因素和不公平条款,特别是付款条件。此外,办理房屋拆迁协议公证时,需注意房屋产权人已死亡的情况
购买无房产证房屋的风险及注意事项。没有产权证的房屋在购买时存在法律效力问题,可能无法申请贷款,存在房屋被用于还债、被二次出售及无法获得拆迁补偿的风险。购买前需充分了解房屋产权情况,办理公证手续,签订书面协议保护自身权益,但此类交易无法获得法律保护,需
商铺拆迁补偿的标准,包括搬迁前期和过程中的费用补偿、基于拆迁政策的奖励费用以及拆除非住宅房屋造成停产停业的补偿。具体补偿包括机器设备调试修复等费用、速迁费及拆迁奖励等,且因拆迁导致的停产停业商铺将根据过渡期限给予相应补偿。因拆迁导致的商铺停租也将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