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使货物留置权属于私力救济,债权人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和资源自行留置,无须附加其他义务。而申请扣押船载货物属于海事请求保全的强制措施,债权人必须向货物所在地的海事法院申请,并可能需要提供担保。
行使货物留置权的前提是要合法占有债务人的货物,否则留置权无法成立。留置权期间,留置权人不得丧失对货物的占有,除非被非法剥夺占有或因司法程序丧失占有。申请扣押船载货物则无此要求。此外,扣押的船载货物必须属于债务人所有,而货物留置权的所有权归属仍有争议。
作为债权人的承运人,在货物抵达卸货港后60日内无人提取的情况下,方可申请拍卖。而作为债权人的其他海事请求人,实现权利的期限没有具体规定,一般适用两个月以上的履行期间。申请扣押船载货物的海事法院必须在48小时内作出裁定,申请人须在15日内起诉,否则扣押失效。
货物留置权是法定担保物权,行使货物留置权将使受担保的债权优先于其他债权受偿。申请扣押船载货物是一种海事请求保全措施,根据执行措施的先后顺序受偿。如果货物已被留置权人进行留置或在司法保全措施时声明对该货物行使留置权,行使货物留置权的债权人将得到比申请扣押船载货物的海事请求人更优先受偿的权利。
行使货物留置权可以通过向有管辖权的海事法院申请裁定拍卖,也可以与债务人协议以留置财产折价,或优先受偿拍卖、变卖留置财产所得的价款。申请扣押船载货物则必须依赖诉讼实体判决和执行程序。
商事留置权的善意取得问题。商事留置权是在商业交易中,债权人可以留置自己占有的债务人的物品或有价证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规定,商事留置权可以适用善意取得制度,符合其立法目的,对交易各方利益平衡和社会成本减少有重要作用。
抵押权、留置权和质权的定义、特征以及在担保物上的相互关系和效力。抵押权是不移转占有而提供担保的财产上的权利,留置权和质权涉及动产的占有。三者都具有担保债务履行的目的,并在特定财产上设定权利。在担保物上,留置权优先于抵押权和质权,但具体情况会根据担保物
债权人行使留置权的前提。首先,债权人必须合法占有债务人的动产,但并不包括仅持有家中器具的情况和债务人占有留置物的情况。其次,行使留置权的前提还包括债权已届清偿期,但也存在债务人无支付能力的情况例外。最后,债权人占有的动产必须与债权的发生有牵连关系,即
可能发生留置权的多种情况。包括加工承揽合同、建筑安装承包合同、保管合同、货物运输合同、财产租赁合同以及委托合同和信托合同。在这些合同中,当一方未履行其义务,如支付报酬或费用,另一方有权行使留置权,对对方的财产进行留置、折价或变卖以追偿费用。但在行使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