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保险法 > 保险合同 > 人身保险合同 > 保险合同的撤销可以发生吗

保险合同的撤销可以发生吗

时间:2024-10-25 浏览:4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541

保险合同的撤销权

案例1:董某的保险合同撤销

董某原为某超市职工,于2006年被确诊为胃癌中晚期并住院治疗。之后,董某恢复状况良好,并在2009年成为某公司的业务员。董某投保了一份保险合同,保险金额为120,000元,年缴保费为6,000元,受益人为其丈夫张某。在投保时,董某未如实告知自己患有癌症或住院治疗的情况。然而,在2013年董某因胃癌复发去世后,保险公司拒绝了张某的索赔申请。一审法院认为董某的不实告知构成欺诈,保险公司有权根据《合同法》第五十四条请求撤销合同。张某不服一审判决并提起上诉。二审法院认为,董某对保险公司存在合同欺诈行为,虽然《保险法》没有明确规定撤销权,但保险公司有权根据《合同法》行使撤销权。

案例2:黄某的保险合同撤销

黄某于2009年被诊断患有肠癌并住院治疗。在2011年,黄某的子女为其投保了一份保险合同,保险金额为180,000元,年缴保费为9,000元。在投保时,黄某的子女未如实告知黄某患有恶性肿瘤的情况。然而,在2014年黄某因肠癌去世后,保险公司以投保人欺诈为由请求撤销保险合同。法院审理认为,黄某的子女隐瞒了黄某患有恶性肿瘤的事实进行投保,属于《合同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的欺诈行为,保险公司有权撤销保险合同。

评析

根据我国《保险法》第十六条第二、三款的规定,当投保人故意或因重大过失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且该行为足以影响保险人是否同意承保或提高保险费率时,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解除权的行使期间分为主观期间和客观期间。主观期间为保险人知道之日起三十日,客观期间为合同成立之日起超过两年。超过客观期间后,保险人将无权解除合同。同时,根据我国《合同法》第五十四条的规定,当一方以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等手段订立违背真实意思的合同时,受害方有权请求法院变更或撤销合同。该撤销权的除斥期间为一年,从撤销权人知道或应当知道之日起计算。然而,由于我国《保险法》未明确规定保险人对于投保人欺诈等违反如实告知义务的可撤销情形是否享有撤销权,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存在“同案异判”的情况。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购房定金合同纠纷处理方法

    购房定金合同纠纷的处理方法。首先确认合同效力,如果合同无效则定金应全部返还。其次确认协议是否存在欺诈等情况,存在欺诈则协议可撤销并返还定金。在协议合法有效的情况下,需确定违约方身份。此外,签订定金协议需谨慎,避免纠纷,任何承诺最好以书面形式落实。对于

  • 附身份关系的赠与合同的有效性

    附身份关系的赠与合同的有效性。依据合同法规定,该类合同一般是有效的,并受法律保护。合同无效的情形包括欺诈、胁迫、恶意串通等。赠与合同可附义务,但任意撤销需有限制,已转移财产权利的部分不可撤销。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不得任意撤销,具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

  • 效力待定合同与可撤销合同的区别

    效力待定合同与可撤销合同的区别。两者在合同有效要件欠缺的性质、效力状态、有权主张并影响效力变化的当事人以及受时间限制方面存在不同。效力待定合同欠缺的是合同当事人主体能力方面的有效要件,而可撤销合同一般只是欠缺意思表示真实的合同生效要件。效力待定合同处

  • 交通事故后起诉保险公司是否必要

    交通事故后是否需要起诉保险公司才能获得赔付的问题。通常情况下,只要符合保险合同规定,保险公司会履行理赔义务,不必起诉。争议处理可通过协商和解、仲裁和诉讼等方式解决。保险理赔的原则包括重合同、守信用、实事求是、主动迅速准确合理。

  • 合同的定义和含义
  • 无效合同和可撤销合同的法律效力
  • 网签与纸质合同的法律效力
保险合同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