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我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的规定,承包土地没有到期的,对承包的土地进行征收时,征地补偿款归农村经济集体所有,而安置补偿、地上随着物及青苗补助等,归承包人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第二十六条 土地补偿费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归地上附着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
征用土地的安置补助费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需要安置的人员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安置的,安置补助费支付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和使用;由其他单位安置的,安置补助费支付给安置单位;不需要统一安置的,安置补助费发放给被安置人员个人或者征得被安置人员同意后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员的保险费用。
市、县和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安置补助费使用情况的监督。
(1)应当具有基本的公认性。重要公共利益必然是与相关范围内的人都有关的,是每个人都能感受甚至都需要的,甚至是所有人都会认可的。比如说前述国防利益与重要交通与基础建设事项,以及《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中规定的一些事项。相反,像一些形象工程,如果仅仅政府认为重要,而民众并不认为重要的话,就不应当认为是重要的公共利益。土地房屋这样的重要财产不仅代价高,而且是数量有限、不可再生并难以复原的,本就只应用于那些都认可而不是存在争议的事项上。
(2)应当具有基本性或普遍需要性。公共利益按其本性来说是没有尽头的,而土地资源却是有限的,所以只能把征收土地用在基本的公共利益和公共需要中去。对于那些还不属于基本需求的东西,比如高尔夫球场,只应当让那些有特殊偏好和优越条件的人自己承担享受这种利益的代价,而没理由让没有相关需要的公众为其负担代价。而且,各式各样的非基本需要性质上与其说是公共利益,不如说是那些特殊偏好者的部分人利益。
(3)作为土地征收依据的公共利益应当具有必须性、必要性。在有些人会有特殊偏好的同时,每个人的需求和欲望也是没有止境的,但由于任何社会资源都是有限的,理性社会只能满足那些与社会发展水平相当的、必要和必须的公共利益,而不会追求那些非基本需要的“奢侈品”。
农村承包地征地补偿款的分配方式。对于征收农民承包地,村集体预留部分补偿款用于社保,土地补偿费主要用于补偿被征地农民;对于非农民承包的其他集体土地,补偿费分配给全体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承包地转包后,农民可获得土地补偿金、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
新《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规定的行政诉讼范围,包括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行政许可等十二种情况不服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具体内容。该法规定了详细的诉讼范围,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
农民朋友遭遇“以租代征”后的维权方式。文章指出,如果与政府部门签订了无效的土地租赁合同,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确认其无效并要求返还土地。若被政府部门强行占地,可提起行政诉讼。文章还阐述了行政侵权的定义和性质,并通过案例分析指出占用土地行为属于行政侵权行为
代征地的性质,包括其定义、费用事项等。代征地是指城市建设工程中代征的公共用地,涉及征地土地使用权性质、项目来源和费用确定方式等。代征地费用按建筑面积和土地面积计算,包括依据地块现状建筑面积、土地面积、整个建设项目征地拆迁费用等来确定。此外,还存在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