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种类有哪些
《补偿条例》第21条规定,房屋征收补偿的方式可以实行货币补偿,也可以实行房屋产权调换。据此,被征收人有权选择不同的补偿方式与征收主体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而采取不同补偿方式分别订立的房屋征收补偿安置协议的性质是不同的。
1、采取货币补偿方式的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
从该协议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义务内容来看,被征收人以放弃房屋所有权为代价,取得相应的一定数量的货币,而征收主体则以支付一定数量的货币为对价,享有被征收房屋的所有权,是一次性了断的补偿方式。这完全符合买卖合同的特征,属于买卖合同的一种类型。由此发生纠纷的,可使用买卖合同的法定规则予以处理。
2、采取产权调换方式的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
从该补偿方式显示的当事人双方权利义务的内容来看,征收主体的义务是以自行建造的房屋或者购买的房屋交付并转移所有权给被征收人,以此为对价而取得被征收人所有的房屋;被征收人则以丧失其所拥有的被征收房屋的所有权为对价,来换取征收主体提供的房屋所有权,同时对被征收房屋的评估价与所调换房屋的市场价进行差价结算,多退少补。这就是说,征收主体以异地或者原地在建的房屋与被征收房屋进行所有权交换,被征收人失去了被征收房屋的所有权,但调换之后拥有调换房屋的所有权。
由上述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我们可以认为,以产权调换为补偿方式的房屋征收补偿安置协议为以物易物的互易合同。
互易分为一般互易与补足价金的互易。一般互易就是双方当事人互相交付给对方财产并转移财产权利。补足价金的互易是双方当事人约定一方向对方转移财产权,而对方除转移财产权外并应支付一定的金钱,以补充互换物之间的差价。从征收实践看,以产权调换为补偿方式的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是补足价金的互易合同。互易合同虽在合同法分则中没有具体规定,但《合同法》第175条对互易合同适用法律作出了规定,即当事人约定易货交易,转移标的物所有权的,可以参照买卖合同的有关规定。
被征收人在签订补偿协议后应保留一份补偿协议原件的重要性。保留原件能保护自身权益,避免征收方可能的篡改和侵害。此外,若后期发生诉讼,原件可作为有效证据。文章还提及了相关的法律规定。
拆迁协议可以被确认为无效的情形。这些情况包括:拆迁人未办理相关手续、拆迁人与非被拆迁人签订协议、被拆迁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代理人超越权限或无代理权签订协议、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协议、以及通过欺诈、胁迫等手段签订的协议。此外,如果拆
如何审查房屋拆迁补偿协议。在签订协议时,需要明确违约责任和合同履行程序,并注意避免先行拆迁设备和厂房而后变更项目规划导致损失的情况。审查合同应注意是否存在不利因素和不公平条款,特别是付款条件。此外,办理房屋拆迁协议公证时,需注意房屋产权人已死亡的情况
拆迁协议的签署方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货币安置方式下,拆迁协议一般由拆迁办公室签署;产权调换方式下,则与开发商签署。市、县级人民政府确定的房屋拆迁部门负责拆迁补偿工作,双方需订立补偿协议,包括补偿方式、金额、期限等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