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人可以不承担责任的几种情况有哪些
时间:2024-08-21 浏览: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债务人跑路,保证人就要倒霉了吗?这话对,其实也不对。保证人签署了合法的担保协议,就当履行担保义务,这毋庸置疑。但是,其实以下这5种情况,可以不承担担保责任,你知道吗?接下来就和手心律师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保证人可以不承担责任的几种情况有哪些
一、超出保证责任期限不担责
根据新的《民法典》(2021.1.1生效)第三百九十一条规定,如果债权人在未超过保证期间的情况下未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保证人将被免除保证责任。保证期间可以在合同中约定,如果合同中没有约定保证期间,则按照《担保法》的规定执行,即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二、《担保法》第三十条规定的免责情况
根据《担保法》第三十条规定,保证人在以下情况下不承担民事责任:1) 主合同债权人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使保证人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提供保证;2) 主合同当事人双方串通,骗取保证人提供保证。
三、未经保证人同意,私自变更主合同
根据《担保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债权人与债务人协议变更主合同时,应当取得保证人的书面同意。如果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保证人将不再承担保证责任。当保证合同另有约定时,按照约定执行。
四、未经保证人同意,私自转让债务
根据《担保法》第二十三条规定,保证期间内,债权人许可债务人转让债务时,应当取得保证人的书面同意。如果债权人未经保证人同意转让债务,保证人将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五、主合同无效
根据《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条的规定,如果主合同无效导致担保合同无效,并且保证人没有过错,保证人将不承担民事责任。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已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可否向其他连带共同保证人追偿
我国关于担保人责任分担的法律条文,对于承担了保证责任的保证人能否向其他连带共同保证人追偿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连带共同保证中,未约定保证份额的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已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有权向其他连带保证人追偿其应当承担的份额,不受债权人是否向未承担责任
-
连带共同保证的法律解释
连带共同保证的法律解释,即当有两个以上保证人为同一债务提供保证且未约定保证份额时,各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在主债务人未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可要求任一保证人承担全部责任。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后,无法追偿部分应按内部约定比例分担。
-
担保人的抗辩权
担保人的抗辩权的类型和特征。担保人的抗辩权分为一般抗辩权和专属抗辩权,其中一般抗辩权不受保证责任方式的限制,保证人可以独立行使,目的是保护自身权益并延缓或免除保证责任的承担。而专属抗辩权则是保证人专门享有的对抗债权人之请求权的抗辩权。
-
保证责任的免除情形
保证责任的免除情形。首先阐述了保证合同未成立的情况,包括主合同尚未成立和保证合同不具备依法成立的形式要件。其次,介绍了保证违反禁止性规定的情况,包括国家机关所提供的保证等明确禁止的情形。在这些情况下,保证人无需承担保证责任。
-
保证责任的分类与先诉抗辩权
-
保证人的定义和种类
-
担保责任失效时间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