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人追偿权的法律性质及其产生依据主要来源于保证人与主债务人之间的内部法律关系。根据各国民法通说,保证人的追偿权可以通过以下情形得到具体确认:
在一般情况下,保证人提供保证是基于主债务人的委托进行的。双方通常会签订协议,因此,他们之间的法律关系属于委托关系。根据双方的协议以及有关委托的法律规定,保证人有权向主债务人追偿。在委托关系中,受托人为处理委托事务垫付了必要费用,委托人应当偿还这些费用及其利息。保证人以自己的财产对主债权人进行清偿,并使得主债务人免责,这构成了必要费用的支出,因此保证人有权向主债务人请求返还。
如果保证人提供保证未经主债务人委托,双方之间的法律关系应属于无因管理或准无因管理。尽管保证人在没有法定或约定义务的情况下清偿了主债务,但这种清偿行为使得主债务人免责,即主债务人从中受益。根据无因管理的法律规定,保证人可以要求主债务人支付必要的费用支出。
此外,除了根据双方间的法律关系享有追偿权之外,保证人还可以根据代位求偿权的一般民法原则向主债务人追偿。代位权是指法律上的债权转移,保证人在清偿主债权人的债务后,主债权人的权利在清偿范围内转移到了保证人,保证人享有主债权人的权利,可以要求主债务人偿还。
根据委托关系提供保证的情况,保证人的追偿权与受托人的求偿权相同。根据有关委托的法律规定,保证人的追偿权应包括:
作为受托人,保证人有权要求主债务人偿还其为主债务或其他免责行为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一般情况下,这包括主债权及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和其他相关费用。
对于处理委托事务所支出的必要费用,受托人可以要求委托人偿还自支出之日起的利息。同样地,提供保证的保证人也有权要求主债务人偿还其清偿额的利息,但利率应按照法定利率计算。
对于未经委托而提供保证的情况,根据无因管理的原理,保证人的追偿应以主债务人所受利益为限,主债务人必须偿还必要费用。根据《民法通则》第九十三条的规定:“没有法定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到损失进行管理或服务的,有权要求受益人偿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费用。”因此,保证人作为管理人有权要求主债务人偿还其在管理事务中直接支出的费用和受到的实际损失。
因此,无论是从保证人与主债务人内部法律关系的角度,还是从保证人行使代位权的一般原则来看,利息都属于追偿的范围。对于利息的起算点,可以从清偿之日起算,利息既然是一种损失,应从损失实际发生之日即清偿之日开始计算,计算标准应参照法定利率。
共同保证的效力问题。共同保证在保证人与债权人间的效力适用单一保证的规定,根据是一般保证还是连带责任保证有所不同。对于共同保证在共同保证人间的效力,各国立法不同,共同保证人可能负连带债务、享有分别利益或负单纯保证责任。共同保证在保证人与主债务人间的效力
先诉抗辩权在一般保证和连带保证中的适用范围。先诉抗辩权仅适用于一般保证,不适用于连带保证。同时,本文列举了三种情形下保证人一般不享有先诉抗辩权,包括债务人住所变更导致履行债务困难、人民法院受理债务人破产案件以及保证人书面放弃先诉抗辩权。
未经保证人同意转让债权的情况。若担保人未同意债务转让,无需承担保证责任;若债权方提出申请,担保人需在原保证范围内承担责任,除非另有规定。债务人主动提出转让需担保人书面同意。担保人和债权方若达成协议禁止转让,未经同意擅自转让,担保人无需对受让人承担保证
保证人的保证期间以及疫情期间房贷延期的问题。保证人的保证期间由当事人双方约定,如未约定则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疫情期间,房贷延期时间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符合条件的借款人可以申请延期,并支付可能的逾期利息。金融机构对受疫情影响的人群在信贷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