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票据法》第4条第4款的规定,票据权利是指持票人向票据债务人请求支付票据金额的权利。持票人首先应当要求票据的主债务人(付款人、承兑人)向其偿付。如果主债务人没有或无法偿付(如账上无款支付或者破产等),持票人才有权要求其他付款义务人(背书人、保证人、出票人)向其偿付票款。
根据《票据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当汇票到期被拒绝付款时,持票人可以对背书人、出票人以及汇票的其他债务人行使追索权。在汇票到期日前,如果出现汇票被拒绝承兑、承兑人或者付款人死亡或逃匿、承兑人或者付款人被宣告破产或因违法被责令终止业务活动等情形,持票人也可以行使追索权。
根据《票据法》第六十二条的规定,持票人行使追索权时,应当提供被拒绝承兑或者被拒绝付款的有关证明。
票据权利与票据同时存在,只有持有票据,才能行使权利。善意取得票据的人也同时取得票据权利,但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 必须按照票据上的转让方法取得,即通过背书或直接交付。
2. 取得票据时不能有恶意或重大过失。
3. 必须支付对价。
票据权利可能会丧失的情况包括:
1. 票据记载不合格或已过期。
2. 超过保全票据权利的期限。
票据权利移转的效力是指背书人将票据上的一切权利转移给被背书人,从而使被背书人成为票据上的权利人。这是转让背书的主要效力,它不仅意味着移转因票据而产生的所有权利,包括对出票人的付款请求权、对背书人的偿还请求权、对票据保证人的请求权、对承兑人的付款请求权等,还意味着被背书人因背书而取得的所有票据权利,不受背书人权利瑕疵的影响,并受到票据抗辩限制的保护,使被背书人处于比普通债权人更强的地位。
共同保证的效力问题。共同保证在保证人与债权人间的效力适用单一保证的规定,根据是一般保证还是连带责任保证有所不同。对于共同保证在共同保证人间的效力,各国立法不同,共同保证人可能负连带债务、享有分别利益或负单纯保证责任。共同保证在保证人与主债务人间的效力
先诉抗辩权在一般保证和连带保证中的适用范围。先诉抗辩权仅适用于一般保证,不适用于连带保证。同时,本文列举了三种情形下保证人一般不享有先诉抗辩权,包括债务人住所变更导致履行债务困难、人民法院受理债务人破产案件以及保证人书面放弃先诉抗辩权。
未经保证人同意转让债权的情况。若担保人未同意债务转让,无需承担保证责任;若债权方提出申请,担保人需在原保证范围内承担责任,除非另有规定。债务人主动提出转让需担保人书面同意。担保人和债权方若达成协议禁止转让,未经同意擅自转让,担保人无需对受让人承担保证
保证人的保证期间以及疫情期间房贷延期的问题。保证人的保证期间由当事人双方约定,如未约定则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疫情期间,房贷延期时间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符合条件的借款人可以申请延期,并支付可能的逾期利息。金融机构对受疫情影响的人群在信贷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