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票据法》第4条第4款的规定,票据权利是指持票人向票据债务人请求支付票据金额的权利。持票人首先应当要求票据的主债务人(付款人、承兑人)向其偿付。如果主债务人没有或无法偿付(如账上无款支付或者破产等),持票人才有权要求其他付款义务人(背书人、保证人、出票人)向其偿付票款。
根据《票据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当汇票到期被拒绝付款时,持票人可以对背书人、出票人以及汇票的其他债务人行使追索权。在汇票到期日前,如果出现汇票被拒绝承兑、承兑人或者付款人死亡或逃匿、承兑人或者付款人被宣告破产或因违法被责令终止业务活动等情形,持票人也可以行使追索权。
根据《票据法》第六十二条的规定,持票人行使追索权时,应当提供被拒绝承兑或者被拒绝付款的有关证明。
票据权利与票据同时存在,只有持有票据,才能行使权利。善意取得票据的人也同时取得票据权利,但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 必须按照票据上的转让方法取得,即通过背书或直接交付。
2. 取得票据时不能有恶意或重大过失。
3. 必须支付对价。
票据权利可能会丧失的情况包括:
1. 票据记载不合格或已过期。
2. 超过保全票据权利的期限。
票据权利移转的效力是指背书人将票据上的一切权利转移给被背书人,从而使被背书人成为票据上的权利人。这是转让背书的主要效力,它不仅意味着移转因票据而产生的所有权利,包括对出票人的付款请求权、对背书人的偿还请求权、对票据保证人的请求权、对承兑人的付款请求权等,还意味着被背书人因背书而取得的所有票据权利,不受背书人权利瑕疵的影响,并受到票据抗辩限制的保护,使被背书人处于比普通债权人更强的地位。
中国担保法关于债务人与担保人责任分割的问题。担保人的保证责任分为一般保证和连带保证。在一般保证下,保证人在特定条件下可拒绝承担债务;而在连带保证下,债权人可要求保证人独自承担债务。债务人与担保人的具体责任分割取决于担保合同中的约定。
公示催告的定义、性质、适用范围和特点。公示催告是一种民事诉讼程序,旨在保护失票人的票据权利,通过公示方式催促利害关系人申报权利。该程序适用于可背书转让的票据被盗、遗失或灭失的案件,以及其他法律规定的情况。其特点包括由申请人启动和进行、采用书面审查和公
我国担保法中保证责任的分类与一般保证与连带责任担保的关系,指出连带责任担保是普遍适用的形式。在一般保证中,保证人享有先诉抗辩权,其行使的时间和条件依据担保法的规定。先诉抗辩权的性质是暂时拒绝履行债务,延缓保证责任的承担,而非免除责任。
凭证挂失和公示催告的定义、意义以及相关的法律流程。凭证挂失是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行为,防止凭证被冒用或滥用。公示催告是一种民事诉讼程序,用于保护失票人的票据权利。申请公示催告需满足特定条件和提交相关材料,法院在审查后决定是否受理。一旦受理,法院将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