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押也称质权,就是债务人或第三人将其动产移交债权人占有,将该动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法就该动产卖得价金优先受偿。
担保公司在日常的业务运作过程中,为能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风险,通常采用反担保的形式来进行操作,而具体使用抵押反担保还是质押反担保,不仅要根据抵押人或出质人所提供的不同的物品来判断,同时还要根据管理的条件以及抵、质押权利人不同的管理要求来进行选择。正确选用不同的反担保形式对于我们能否顺利地进行业务操作,提高业务操作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对动产抵押和质押的本质和区别有一个较为详细的认识和理解。
动产抵押反担保和动产质押反担保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区别:
一.反担保物的关联方式不同
动产抵押反担保与动产质押反担保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对反担保物的占有。动产抵押后,抵押物仍归抵押人(债务人)占有使用,而动产质押后,质物需移产质权人(担保人)占有。
二.风险度不同
担保人选用动产抵押反担保时,由于抵押物仍归抵押人占有,抵押人有可能将抵押物挪用、转移、变卖,增加了担保人的风险度;动产质押由于质物移产质权人占有,不存在质物被挪用、转移、变卖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了担保人的安全性。
三.变现方式不同
《担保法》规定,动产抵押的抵押人到期不能偿还债务,抵押权人可以与抵押人协商将抵押物折价或者拍卖、变卖以抵押物所得的价款受偿,由于担保人不占有抵押物,因此,担保人与抵押人对抵押反担保物的处置协商如不成功,只能向法院起诉,以获得补偿;而动产质押担保人有权按照《担保法》规定,以动产折价或者拍卖该动产的价款优先受偿。可见动产质押的变现方式更为快速、方便。
在具体的业务操作中到底选用何种方式还要根据操作的方便性、可行性及经济性等诸多因素综合考虑。
主合同与担保合同的效力关联。担保合同作为主合同的从合同,主合同无效时担保合同也将无效,除非另有约定。担保合同在抵押物登记或质物移交时生效,具有约束力。根据最新法律规定,担保物权设立需遵守相关法律订立担保合同,如主债权债务合同无效,担保合同也将无效。当
流押条款与流质条款的区别。流押条款是抵押合同中关于未清偿时抵押物所有权转移的约定,被认为是无效的。流质条款则是在质押合同中约定债务未履行时质押物归质权人所有。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抵押权和质权的本质差异,抵押不转移占有权,质押则需转移质押物的占有。同时,
动产质押的法律要求。动产可以作为抵押财产进行质押,质押过程是将动产转移给保证人占有。申请企业需提交质物清单、所有权证明、评估材料和质押声明书等反担保资料。质押操作程序因质押方式而异,包括动产质押和权利质押。不同类型质押物的质押率有限制,例如可转让动产
普通债权质押设定的要点,包括质押合同的订立、权利质权的公示、通知第三债务人等方面。质押合同需书面约定债权性质、债务人名称等内容。权利质权需公示,可通过交付权利凭证或登记等方式进行。对于普通债权质押,质权人应在合同中约定质押人交付债权证明文件的义务,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