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产质权人的权利与义务
1、权利
①留置质物的权利。在债务人消偿债务之前,债权人有留置质物的权利,以待债权的实现;
②收取孳息的权利。质权人的孳息收取权,指质权人有权进行收取孳息的权利。但是,质权人并不因此而取得对孳息的所有权,而仅取得对孳息的质权。孳息可以是金钱,也可以是金钱以外的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六十八条规定,质权人有权收取质物所生的孳息。质押合同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孳息应当先充抵收取孳息的费用;
③救济质权损失的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七十条规定,如果质物有损坏或者价值明显减少的可能,足以危害质权人权利的,质权人可以要求出质人提供相应的担保。出质人不提供的,质权人可以拍卖或者变卖质物,并与出质人协议将拍卖或者变卖所得的价款用于提前清偿所担保的债权或者向与出质人约定的第三人提存;
④优先受偿权。质权人就质物有优先受偿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七十一条规定:债务履行期届满质权人未受清偿的,可以与出质人协议以质物折价,也可以依法拍卖、变卖质物。
质物折价或者拍卖、变卖后,其价款超过债权数额的部分归出质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债务人清偿。另外,质权因质物灭失而消灭。因灭失所得的赔偿金,应当作为出质财产。
2、义务
①保管质物的义务。质权人占有质物,自然应负保管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六十九条第一款规定:“质权人负有妥善保管质物的义务。因保管不善致使质物灭失或者毁损的,质权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②提存质物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六十九条第二款前段规定,质权人不能妥善保管质物可能致使其灭失或者毁损的,出质人可以要求质权人将质物提存。
③返还质物的义务。
按担保法规定,质权人返还质物的义务表现在两个方面:(A)债务人适当履行其债务时,质权人应返还质物;(B)出质人提前清偿质权担保的债权时,质权人应返还质物。
流押条款与流质条款的区别。流押条款是抵押合同中关于未清偿时抵押物所有权转移的约定,被认为是无效的。流质条款则是在质押合同中约定债务未履行时质押物归质权人所有。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抵押权和质权的本质差异,抵押不转移占有权,质押则需转移质押物的占有。同时,
动产质押的法律要求。动产可以作为抵押财产进行质押,质押过程是将动产转移给保证人占有。申请企业需提交质物清单、所有权证明、评估材料和质押声明书等反担保资料。质押操作程序因质押方式而异,包括动产质押和权利质押。不同类型质押物的质押率有限制,例如可转让动产
公司增资扩股协议的各个方面,包括公司的名称、注册地址、组织形式、股东信息、公司宗旨与经营范围等内容。协议详细规定了公司股东的权利与义务,包括股权分配、利益分配、参加股东会议等权利,以及遵守公司章程、按期缴纳出资等义务。同时,还涉及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职
普通债权质押设定的要点,包括质押合同的订立、权利质权的公示、通知第三债务人等方面。质押合同需书面约定债权性质、债务人名称等内容。权利质权需公示,可通过交付权利凭证或登记等方式进行。对于普通债权质押,质权人应在合同中约定质押人交付债权证明文件的义务,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