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权人对留置物享有占有权,该占有权是留置权的基础。留置物的占有权是持续的,留置权人可以持续占有留置物,直至留置权消灭或实现。在此期间,留置权人可以对抗债务人、留置物的所有人或原占有人,以及与该合同关系无关的第三人。
留置权人在占有留置物期间,有权收取留置物的孳息。留置物孳息的收取权与留置权一样,用于实现担保债权。
1. 主债权:留置权所担保的主债权是留置权根据合同产生的债权。留置权通常是在双方履行合同时产生的,因此被担保的主债权应为债权的全部,而不是部分。
2. 主债权的利息:被担保的主债权利息包括合同履行期内的利息和履行迟延的利息。如果合同约定在履行期内不支付利息,则只担保迟延履行的利息。
3. 违约金:债务人未履行付款义务违反合同时,应承担违约金责任。留置权也担保违约金。如果合同约定了违约金,按照约定计算;如果没有约定,按照法定违约金计算。
4. 损害赔偿金:包括因债务人未履行债务给债权人造成的损失赔偿金,以及因留置物存在瑕疵而造成的损害赔偿金。
5. 留置物的保管费用:留置权人保管留置物时,有权收取合理的保管费用。这些费用也属于担保范围。
6. 实现留置权的费用:留置权人实现留置权需要进行一系列行为,并需要支付相关费用。这些费用应从留置物的变价款中支付,也属于担保范围。具体费用包括变价申请费、评估费、拍卖费用和其他必要费用。
留置权人对留置物享有变价权,该权利在留置权实现时产生。变价权是留置权的必要组成部分,如果留置权不包括变价权,留置权的第二次效力就无法发生,优先受偿权也无法形成,留置权的担保作用也无法最终体现。
优先受偿权是担保物权的基本权利,也是留置权担保作用的最终体现。通过确认留置权人在变卖中享有优先受偿权,可以保障留置权人债权的实现。
留置权在不同合同类型中的适用范围。在加工承揽合同、建筑安装承包合同、保管合同、货物运输合同、财产租赁合同以及委托合同和信托合同中,留置权的应用情况和相关权利责任做了详细的阐述。当合同一方未履行支付义务时,另一方有权行使留置权,对物品进行折价或变卖以清
关于留置权适用范围的法律问题。担保法规定了留置权适用于保管合同、运输合同和加工承揽合同等产生的债权,但物权法采纳了扩大留置权适用范围的意见,没有明确列举适用范围,只规定了不得留置的两种情形。留置权的成立需满足债权人合法占有债务人动产、债权已届清偿期且
留置权的法律规定要件。债权人合法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债权的发生与动产有牵连关系,且债权已届清偿期是留置权成立的关键条件。例如,在维修合同中,若债权人合法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债权与动产有同一合同关系且债权已到清偿期未获清偿,则债权人有权行使留置权。不动产和
我国监察法中关于延长留置措施办理程序的规定。监察机关在需要延长留置期限时,需向上一级机关申请批准,延长时间最多不超过三个月。省级以下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需领导集体研究决定,并报备上一级机关。留置期间应保障被留置人员的合法权益,讯问时需合理安排时间,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