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合同一般应为一式两份,由购房者和售房者各持一份。如果房屋买卖合同一式一份并不违法,但无法保障当事人的利益。
根据《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十六条规定,商品房销售时,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买受人应当订立书面商品房买卖合同。
商品房买卖合同应明确以下主要内容:
(一) 当事人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二) 商品房基本状况;
(三) 商品房的销售方式;
(四) 商品房价款的确定方式及总价款、付款方式、付款时间;
(五) 交付使用条件及日期;
(六) 装饰、设备标准承诺;
(七) 供水、供电、供热、燃气、通讯、道路、绿化等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交付承诺和有关权益、责任;
(八) 公共配套建筑的产权归属;
(九) 面积差异的处理方式;
(十) 办理产权登记有关事宜;
(十一) 解决争议的方法;
(十二) 违约责任;
(十三) 双方约定的其他事项。
买方应了解房子的整体状况和产权状况,要求卖方提供合法的证件,包括房子的权证书、身份证件等。
如果卖方提供的房子合法并且可以销售,买方可以支付购房定金(但这不是商品房销售的必要程序)。双方经过洽谈,就房子的位置、产权状况、成交价格、交付期限、产权处理等达成一致意见后,双方签订至少一式三份的房子销售合同。
双方共同向房地发销售处理部门提出过户申请,处理部门将查验相关证件,检查产权,对符合上市条件的房子进行过户手续。如果存在无产权或部分产权未经其他产权共有人书面同意的情况,则会拒绝申请。
经房地发销售处理部门审阅同意后,双方可以办理契证手续。
税费的构成因房子的性质而异,需要根据销售房子的具体情况确定。例如,房改房、经济适用房与其他商品房的税费构成不同。
双方在房地发销售处理部门办理完产权变更登记后,买方凭收取房子权证通知单到发证部门申领新的产权证。
买方收取房子权证、支付所有房款,卖方交付房子并结清所有物业费后,双方的二手房销售合同即告实施结束。
房屋买卖协议的法律效力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双方自愿签订的房屋买卖协议具有法律效力,但存在欺诈胁迫、恶意串通等法定情形会导致合同无效。在商品房买卖合同中,出卖人主体不当、买受人主体不当、出卖人隐瞒抵押事实和销售拆迁安置房屋等情况也会导致合同无效。购
房屋买卖合同的延期规定和房屋买卖流程。合同延期规定包括当事人协商一致、不可抗力因素影响等情形。买卖流程包括建立信息沟通渠道、确认房屋合法性、提交申请并接受审查、缴纳税费、办理产权转移过户手续和办理贷款手续等步骤。
房屋交付中的各类问题及相关法律要求。根据解释,房屋转移占有即视为交付,交付前风险由出卖人承担。如房屋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买受人可要求解除合同并获得赔偿。对于严重影响正常居住使用的房屋质量问题,买受人也有权要求修复和赔偿。购房者在交付时需查看房屋资料和
离婚后再贷款买房的时间规定。离婚人士需在离婚后等待一段时间,通常为离婚后满1至2年左右,待银行评估其经济状况后再考虑贷款购房。离婚协议中关于房屋贷款未还完的书写要点包括房屋归属、贷款承担方式等。离婚协议中关于房产的约定一般可以变更,但需符合一定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