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一旦房屋买卖合同生效,通常是不能进行变更的。然而,如果双方当事人经协商一致,可以对合同进行变更。
当事人经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
法律和行政法规对变更合同所需的批准、登记等程序进行了规定,应按照这些规定执行。
房屋买卖合同是指购房者和售房者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就房屋买卖达成的协议。房屋买卖合同应包括以下主要条款:
合同中应明确买卖双方的名称(姓名)、地址、邮政编码和联系电话。如果有委托代理人,还应包括委托代理人的名称(姓名)、地址、邮政编码和联系电话。
标的是合同双方权利和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在房屋买卖合同中,标的即为房屋。具体内容包括:
一般情况下,新建商品房和预售商品房的价格是按照所买卖房屋的建筑面积来计算的。合同中应约定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售价,然后用单价乘以建筑面积来计算房屋的价款。对于旧房买卖,有时可以直接约定每套房屋或每幢房屋的价款。合同中还应列出付款时间进度表,买方按照该进度表向卖方支付每期的价款。
卖方应在约定日期之前将房屋交付给买方。买方应在实际接收房屋之日起,在房地产产权登记机关规定的期限内办理权属登记。卖方应提供必要的协助。也可以由卖方代理买方进行上述工作。交房时或一段时间后,买方将获得房屋所有权证书(买方为所有权人),买方需支付相关费用。
卖方在交付房屋时保证房屋不存在产权纠纷和财务纠纷,并保证在交付时已清除卖方设定的抵押权。如果房屋交付后发生交付前存在的权利纠纷,卖方将承担全部责任。
违约责任是违反合同的当事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明确约定违约责任有助于督促当事人自觉履行合同,保护非违约方的合法权益,维护合同的法律效力,避免双方日后出现纠纷。合同中应明确约定买方未按期支付购房款的违约责任、卖方未按期交付房屋的违约责任,以及卖方交付的房屋不符合合同约定的违约责任等。
根据实际情况,合同双方可以约定其他事项,如房屋的保修责任、物业管理和小区内公共配套设施等。
房屋买卖协议的法律效力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双方自愿签订的房屋买卖协议具有法律效力,但存在欺诈胁迫、恶意串通等法定情形会导致合同无效。在商品房买卖合同中,出卖人主体不当、买受人主体不当、出卖人隐瞒抵押事实和销售拆迁安置房屋等情况也会导致合同无效。购
房屋买卖合同的延期规定和房屋买卖流程。合同延期规定包括当事人协商一致、不可抗力因素影响等情形。买卖流程包括建立信息沟通渠道、确认房屋合法性、提交申请并接受审查、缴纳税费、办理产权转移过户手续和办理贷款手续等步骤。
房屋买卖协议的有效期限,指出房屋买卖协议没有明确规定的有效期限,其有效与否取决于多种因素。文章介绍了房屋买卖合同失效的多种情形,包括房地产分离出卖、产权未登记过户、产权主体有问题、侵犯优先购买权、单位违反规定购房、价格欺诈和非法转让等情形。
购买被法院查封的房屋时的救济措施。购房者需先了解查封原因和金额,并可以向法院提出查封异议。若房屋因开发商涉诉而被查封,解封可能性与开发商债务金额有关。此外,购房者在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时,应注意包含必备条款,如房屋面积、价格、质量、不可抗拒力及售后物业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