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房屋买卖 > 房产买卖纠纷 > 按揭房屋买卖合同欺诈如何处理

按揭房屋买卖合同欺诈如何处理

时间:2025-02-12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56841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签订合同有利于保障当事人的合法利益,而签订合同的时候,要注意合同效力的问题,以欺诈方式骗对方签订的合同是无效的,那么按揭房屋买卖合同欺诈怎样处理?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按揭房屋买卖合同欺诈的法律处理

依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如果按揭房屋买卖合同存在欺诈行为,该合同将被视为无效。受害人有权主张合同的无效,并要求欺诈方承担由此造成的损失。

合同无效的法定情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以下情形之一,合同将被视为无效:(一) 一方使用欺诈、胁迫等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二)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方利益;(三)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四)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五)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合同无效或被撤销的法律后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八条的规定,如果合同被视为无效或被撤销,根据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如果无法返还或无需返还,应当进行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如果双方都有过错,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合同欺诈行为的认定

隐蔽性

合同欺诈行为人的欺诈行为相对于合同的主要信息,如标的物、价格、标准、功能和合同主体等,行为人是清楚的,而合同相对人则是不清楚的。欺诈行为人故意隐藏真实信息,导致合同当事人的地位不平等,使行为人处于优势和强势地位,而合同相对人处于劣势和弱势地位,直到欺诈行为败露。这种信息掌握的不平等并非相对人认识能力的局限,而是行为人的故意行为导致的。

干忧性

合同欺诈行为人的欺诈行为将错误条件反映到合同相对人的思维中,使相对人在决策中作出与自己本意不一致甚至相反的决策,即错误的意思表示。行为人的干扰破坏了相对人的“意思自治”。

破坏性

合同欺诈行为具有以下破坏性:1. 破坏了合同当事人的地位平等,由于欺诈行为的隐蔽性,使行为人处于优势和强势地位,而相对人处于劣势和弱势地位。2. 破坏了等价交换的原则,任何交易活动都应遵循等价交换法则,不得欺诈和强取豪夺。3. 破坏了交易的自愿性,通过欺诈等手段使对方作出与其真实意思不相符合的意思表示。4. 破坏了社会信用,欺诈行为败露后,人们对真实交易的信任将受到怀疑和恐惧。

非法性

欺诈行为危害了社会经济秩序,损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属于应受禁止的非法行为。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房屋买卖协议的法律效力

    房屋买卖协议的法律效力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双方自愿签订的房屋买卖协议具有法律效力,但存在欺诈胁迫、恶意串通等法定情形会导致合同无效。在商品房买卖合同中,出卖人主体不当、买受人主体不当、出卖人隐瞒抵押事实和销售拆迁安置房屋等情况也会导致合同无效。购

  • 一、房屋买卖合同的延期规定

    房屋买卖合同的延期规定和房屋买卖流程。合同延期规定包括当事人协商一致、不可抗力因素影响等情形。买卖流程包括建立信息沟通渠道、确认房屋合法性、提交申请并接受审查、缴纳税费、办理产权转移过户手续和办理贷款手续等步骤。

  • 房屋延期交付提前多久通知的法律要求

    房屋交付中的各类问题及相关法律要求。根据解释,房屋转移占有即视为交付,交付前风险由出卖人承担。如房屋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买受人可要求解除合同并获得赔偿。对于严重影响正常居住使用的房屋质量问题,买受人也有权要求修复和赔偿。购房者在交付时需查看房屋资料和

  • 离婚多长时间可以贷款买房

    离婚后再贷款买房的时间规定。离婚人士需在离婚后等待一段时间,通常为离婚后满1至2年左右,待银行评估其经济状况后再考虑贷款购房。离婚协议中关于房屋贷款未还完的书写要点包括房屋归属、贷款承担方式等。离婚协议中关于房产的约定一般可以变更,但需符合一定条件。

  • 按揭房屋买卖合同要备案吗
  • 按揭房屋买卖合同欺诈如何处理
  • 同居时共同买房怎么分割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