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房屋租赁 > 房屋租赁纠纷 > 房屋漏水可以解除合同吗

房屋漏水可以解除合同吗

时间:2025-02-08 浏览:2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57374
租赁房屋是为了每天都有一个好的环境居住,但是,房子却出现漏水的情况,肯定是会影响到居住体验。在房屋漏水问题房东无法解决,或是房东不愿意帮助解决的时候,房客也想要解除合同,房屋漏水可以解除合同吗?手心律师网小编做了有关介绍,您可以看一看。

房屋漏水是否能解除合同?

根据《合同法》第94条的规定,当房主不能及时维修至可使用状态时,租客可以要求解除合同。该条款规定了解除合同的情形,包括不可抗力导致无法实现合同目的、当事人明确表示或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当事人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仍未履行、当事人迟延履行债务或其他违约行为导致无法实现合同目的,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遇到房屋漏水应该如何处理?

1. 检查漏水原因

首先要检查房屋漏水的原因,常见的房屋漏水包括屋顶漏水、厨卫漏水和外墙漏水。屋顶漏水是最常见的情况,特别是现代房屋的屋顶结构都含有保温层,一旦屋顶的防水层因老化或人为破坏而失效,无论天晴还是下雨都会导致室内漏水。

2. 屋顶漏水的常规处理方法

对于屋顶漏水,有以下常规处理方法:

方法1:卷材搭接处开裂维修

在开裂处涂刷聚氨脂防水涂料,然后覆盖防水专用玻纤布,再次涂刷聚氨脂防水涂料,直至玻纤布完全被聚氨脂侵透。

方法2:卷材搭接处开裂维修

利用热融焊枪将卷材开裂处融合在一起,然后涂刷聚氨脂防水涂料进行加强密封处理。

方法3:卷材局部起泡维修

对于直径达到250px或以上的单个气泡,可以用工具刀划开并放出内部的气体或积水,等待基面干燥后,采用卷材搭接开裂维修的方法将卷材恢复成整体。

方法4:屋面渗水至内墙维修

如果墙面自上而下渗水,可能是由于外墙或屋顶防水层的问题。应检查排水管与屋面混凝土结合处是否开裂,是否做好防水层。维修方法是在排水管与屋面混凝土结合处涂刷聚氨脂防水涂料,直至看不到水泥的颜色。

方法5:倒置式补漏维修

在屋顶是现浇板的情况下,可以采用高压机械注浆的防水补漏方法。利用止水针头向混凝土注入化学注浆液,利用注浆液遇水膨胀的原理对屋面漏水处进行局部封堵,从而实现止漏的目的。

方法6:整体防水维修

如果房屋超过五年没有进行整体的防水层施工,且室内渗漏水呈现多处分散型的状态,建议进行整体防水层施工。一般可以采用单、双层卷材防水或涂料卷材防水的施工方案。

最新资讯

从2021年1月1日起,《民法典》正式生效。根据该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根据以下情形解除合同:不可抗力导致无法实现合同目的、在履行期限届满前明确表示或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迟延履行债务或其他违约行为导致无法实现合同目的,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对于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应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房屋转租合同需附带原合同吗?

    房屋转租合同的相关内容,包括转租房屋的情况、租赁用途、转租期限及交付日期、租金支付方式等。合同需基于平等、自愿等原则,转租房需获得房屋出租人的书面同意。受转租方应合理使用并爱护房屋及其附属设施,若因不当使用导致损坏,应负责修复。

  • 单间房屋出租是否合法

    住建部对于单间房屋出租的规定。规定指出,出租住房应以原设计的房间为最小出租单位,人均租住建筑面积不得低于当地规定的最低标准。违反规定的将面临罚款。同时,《城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也规定不得将房间分隔出租。举报违法出租行为可向当地居委会和派出所进行。

  • 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擅自装修的法律责任

    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擅自装修的法律责任。根据《合同法》相关规定,承租人未经同意改善或增设租赁物的行为违约,出租人有权要求恢复原状或赔偿损失。解决此类纠纷,双方应首先协商处理装饰物,协商不成时,出租人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 承租人死亡后如何办理租赁房屋续租手续

    租赁房屋续租手续的相关法律规定。按照《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的规定,租赁期满需要续租的承租人应在租赁期满前三个月向市、县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过审核符合条件的承租人将被批准续租并签订续租合同。未提出续租申请的承租人需腾退公共租赁住房,

  • 房屋租赁家电维修约定的法律专业术语
  • 外来人如何申请公租房
  • 房东解除承租人的工商登记程序和注意事项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