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业主权利 > 业主维权指南 > 业主对实测面积有异议该怎么办?

业主对实测面积有异议该怎么办?

时间:2024-12-20 浏览:2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57649
面积误差是如何产生的?1.图纸测算和现房测量由于测量对象实体不同可能会产生误差购房人在购房时(主要指期房)拿到的面积叫“预测面积”,它主要是测量单位根据图纸得来;而购房人在入住时拿到的面积叫“实测面积”,是由测绘单位在项目竣工以后实地测出的。这样,从图纸到现房,本身就出现了产生误差的环节。

房产测量中的面积误差问题及解决方法

开发商施工中的图纸修改导致面积误差

根据《北京市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及公用建筑面积分摊暂行规定》第十条规定,开发商在预售商品房前应提交面积测量报告,这个报告中的面积即为预测面积。预测面积是由开发商委托有资质的测绘部门根据图纸测量得出的。只要施工图纸和分摊说明不变更,预售面积和实测面积的误差相对较小。然而,在规定出台之前,相当一部分项目的预测面积是由开发商自己计算的,这导致了购房人投诉的问题。即使在规定实施后,仍有部分开发商在施工过程中对户型或公摊部位进行修改。根据规定,如果开发商在施工过程中更改了设计,就应重新提交面积测量报告。只有开发商能够完全按图纸施工并且公摊部位不变,实测面积与预测面积的误差才会在新购房合同规定的3%面积误差范围内。

政策不完善导致测量误差

目前房产测量中存在许多政策不完善的地方。首先,有关公用面积具体分摊计算的政策规定还不够完善,只规定了分摊部位,但没有具体规定如何计算。其次,一些关键术语没有明确定义,如规范中提到的"勒脚",阳台与平台的准确定义也没有解释。此外,规范中没有涉及到一些建筑面积的测算方法,如墙体不垂直、挑窗台承重柱突出墙外、室外楼梯的具体计算等。这些不完善的政策容易导致作业人员因理解不同而得出不同的测量结果。

测量本身存在误差

测量本身就存在误差。即使使用相同的尺子,不同的人测量同一个长度也会得出不同的结果。因此,目前北京市房产测量有一定的允许误差范围,通常情况下,100平方米的房地测量误差不得超过正负0.6平方米。

处理面积纠纷的方法

对于面积有异议的业主,他们主要质疑的是套内建筑面积和公摊的公用面积。测绘部门并不确定哪些面积可以进行分摊,这实质上是一种确权行为。目前业主的大部分纠纷集中在公摊面积上。因此,如果业主对公摊有疑义,应要求开发商对分摊部位进行具体说明,了解是否符合房地产主管部门的政策规定。如果要投诉,应向房地产产权主管部门申请复查。如果对面积数据有疑义,可以要求原测量单位进行复测,如果仍有疑义,可以向上级房地产测绘主管部门申请复查。需要说明的是,房产测绘是一项相对简单的测绘工作,但从专业角度来看,它涉及到大量的测绘技术知识、建筑知识、房产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并且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利益。因此,它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政策性和法律性。在纠纷处理中,常常涉及到政策性、法律性和权属争议的问题,这给个别住户的面积纠纷处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在某小区的案例中,北京市仲裁委委托市测绘所进行复测,但由于需要进入其他没有投诉的住户家中进行测量,一些邻居并不配合或长期不在家,导致问题至今未解决。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小区业主停车权益问题解析

    小区业主停车权益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根据物权法规定,小区内的停车位应首先满足业主需求。文章还介绍了小区停车位价格的规定和最新法律规定,强调开发商在确定价格时需考虑多种因素并在物价部门规范范围内自主定价。业主共有的道路或其他场地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属于业主

  • 物业不作为,业主如何维权

    业主在物业不作为时如何维权的问题。文章指出,在房屋保修期内,物业应协助业主与开发商沟通解决问题。保修期后,物业服务企业负责维护公共设施,并需公布共有部分收益账目。业主可通过业主大会和业委会行使权利,弹劾不负责的物业公司或选择新物业公司。此外,业主还可

  • 开发商与业主相邻关系纠纷案例:如何维护相邻权益

    张先生与开发商因相邻关系产生的纠纷案例。张先生的房屋被划入拆迁范围,但未与拆迁人达成补偿协议。开发商在其旁建楼盘并砌围墙,严重影响了张先生的采光和通行权。律师根据相关法律意见指出,张先生有权维护其相邻权益,要求开发商停止施工并拆除已建围墙。但需注意相

  • 问题一、小区屋顶砸伤业主、砸坏业主财物由谁承担责任?

    小区屋顶砸伤业主和砸坏业主财物以及村自建房屋冰雪滑落伤人两个问题的法律责任。对于第一个问题,物业公司作为小区的管理人,对于小区内公共设施上的悬挂物的安全负有管理责任,应对李先生的损失承担民事责任。对于第二个问题,朱某作为村自建房屋顶层邻居的房屋所有人

  • 钉子户不超5%,开发商可申请强拆
  • 业主收房时应保存哪些证据
  • 成立业主大会的条件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