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71条的规定,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这与物权法和民法通则的规定基本一致,都包括了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等权利。
占有是指对财产的实际管领或控制,是财产所有者直接行使所有权的表现。所有人的占有受法律保护,不得非法侵犯。对于动产,占有某物即是判定占有人享有该物所有权的标准。虽然外围民法在所有权的概念中并不明确规定占有,但其所有权的内容包括了这一权利。
使用是权利主体对财产的运用,发挥财产的使用价值。使用物的目的一般是为了使用,所有权人可以自己使用,也可以以授权他人使用,都是所有权人行使使用权的行为。
收益是通过财产的占有、使用等方式取得的经济效益。收益通常与使用相联系,但处分财产也可以带来收益。收益包括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如家畜生仔、果树结果属于天然孳息,利息和租金属于法定孳息。
处分是指财产所有人对其财产在事实上和法律上的最终处置。处分权一般由所有权人行使,但在某些情况下,非所有权人也可以有处分权。外国民法对所有权概念的规定都包括了“处分”一词。
除了上述权能,所有权还具有以下特性:
所有权是对标的物完全支配的权利,是用益物权、担保物权等他物权的源泉。
所有权不是各项权能的总和,而是对标的物有统一支配力,不能在内容或时间上加以分割。即使所有权人在其物上设定他物权,所有权人的所有权性质也不受影响。
所有权存在没有存续期限,不因时效而消灭。
所有权人在其所有物上为他人设定权利,即使所有权的所有已知表征权利被剥夺,所有权仍然保留其完整性,剥夺终止后所有权重新回复。
所有权与所有制密切相关,所有权是所有制在法律上的体现,其本质属性由一定社会形态的所有制决定。所有制不仅指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还包括总和的生产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所有权不仅仅是民法的专有名词,也不仅仅是民法上的权利。在较广的含义上,所有权指政治法律制度中的所有权制度,是调整财产所有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在较窄的含义上,所有权指所有人对特定财产所享有的权利。所有权的基本概念通常由民法规定,但各个法律部门均有涉及所有权关系的法律规范。
权利体现的是社会关系,民法的所有权调整的是所有权人与他人的财产关系,而行政法、经济法调整的是行政管理的关系。因此,不同法律部门对所有权的调整也有所不同。
广州城中村改造对租金和房价的影响。市“三旧”改造办正式挂牌成立,计划完成多个“城中村”的清拆工作并启动旧城片区整治工作,预计拆建房屋1000万平方米,这将推高租金和房价。同时,广州市国土房管局也公布了加强房地产用地供应和监管的措施,以落实执行相关要求
共有部位的权益归属问题。对于共有部位的权益归属,双方合同或协议有约定的按约定确定,若无约定则归属卖方所有。根据《物权法》相关规定,业主对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权利。此外,文章还涉及了特定区域的所有权、使用权和经营收益权,以及补充协议中需要注意的
儿媳妇在公婆房屋中的居住权问题。依据我国相关法律,儿媳妇是否有权在公婆房屋居住需视情况而定。重点介绍了居住权的法律规定,包括居住权的特征,如是为特定自然人的生活用房需要而设立,一般无偿且长期终身等。同时指出居住权不能转让、出租及继承,其效力较弱。
拆迁还建房居委会是否具备办理所有权证明的资格问题。根据《物权法》规定,居委会不具备房屋管理部门的功能,因此不具备办理不动产所有权证明的资格。不动产物权以登记为准,并由不动产所在地的登记机构进行办理,登记时需提供相关权属证明等必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