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予的房屋是否能否随意撤销
时间:2025-01-18 浏览:2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赠与合同的终止及相关法律知识
一、赠与反悔的情况
根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赠与人在赠与后反悔的情况下,可以行使任意撤销权或法定撤销权。任意撤销权应在赠与财产权利转移之前行使,而法定撤销权则在赠与财产权利转移之后行使。对于动产如金银首饰等,当赠与人交付给受赠人时财产权利就已经转移;而对于不动产如房屋等,则需要到房屋登记部门办理产权变更登记后才发生所有权转移。在本案中,赠与的两套房屋尚在建设中,并未交房,因此老张对赠与享有任意撤销权。然而,任意撤销权并非没有限制。在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或者经过公证的情形下,不能任意撤销。虽然本案中赠与协议有村委会领导见证,但其效力并不能等同于公证,因此,不适用上述任意撤销的法定限制情形。
二、单方撤销赠与的效力认定
以夫妻名义共同对子女进行赠与,单方反悔的情况下,不能因为夫妻双方曾经达成过赠与的一致意见而将两人的意愿捆绑在一起,反悔一方享有单方撤销赠与的权利。单方撤销的效力并非只限于一半的赠与财产,而是及于赠与的全部财产。丈夫与妻子是夫妻共同财产的共有人,只有在所有共有人均同意的情形下,才能处分共有物。因此,老张有权要求撤销与王女士共同对晓-希作出的两套房屋的赠与。
三、财产性质对撤销权的影响
赠与财产属于个人财产或夫妻共同财产,均不影响赠与人对赠与协议的撤销。如果房屋是老张婚前个人财产,老张享有完全撤销赠与的权利;如果房屋是老张与王女士夫妻共同财产,老张可以单方撤销赠与。而王女士可以与老张通过分割共同财产,在明确自己的财产份额后,再自由处分个人财产,比如将其赠与给晓-希。
四、赠与合同的终止事由
赠与合同的终止可以由以下几种事由引起:1. 双方协商一致:赠与人与受赠人可以通过协商一致终止赠与合同。2. 撤销权行使:赠与人在符合法定要求的情况下行使撤销权,终止赠与合同。3. 法定终止事由:赠与合同可能因法律规定的特定情况而终止,例如赠与人或受赠人的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等。总结:根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赠与人在赠与后反悔的情况下,可以行使任意撤销权或法定撤销权。单方撤销赠与的效力并非只限于一半的赠与财产,而是及于赠与的全部财产。赠与财产属于个人财产或夫妻共同财产,均不影响赠与人对赠与协议的撤销。赠与合同的终止可以由双方协商一致、撤销权行使或法定终止事由引起。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签订不平等合同后的处理方法
签订不平等合同后的处理方法。根据《合同法》相关规定,可以申请撤销因欺诈、胁迫等手段订立的合同。合同中涉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强制性规定的条款无效。当事人可请求变更或撤销显失公平的合同,但不得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受损害方有权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
-
业主委员会成员的资格要求
业主委员会成员的资格要求,包括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遵守法律法规和业主大会议事规则、热心公益事业、具备组织能力和必要工作时间等条件。文章还介绍了业主委员会的选举和组成方式,成员由业主大会选举产生,可以是兼职人员义务服务,业主委员会通常由5至17人组成
-
购房前是否要先问清土地使用权问题
购房前需要关注土地使用权问题的多个方面。首先,房屋类型和土地用途可能不同,即使房屋类型为住宅,土地用途也可能是综合用地。其次,土地使用权年限从开发商拿地时起算,购房者实际取得的只是剩余年限。另外,烂尾楼的土地使用权年限可能大幅缩水,且居住用地可能转为
-
逃避债务的法律后果及相关案例分析
逃避债务的法律后果及相关案例分析。债务人故意不履行偿还义务需承担民事责任,债权人可通过诉讼寻求救济并强制执行债务人的财产。一案例中,个体户程先生逃避债务,将房产转让给女儿,被法院判决撤销房屋买卖合同。结论强调债务人应遵守法律,不得以逃避债务为目的进行
-
住宅质量保证书的内容
-
业委会:组织和权力
-
合同签订后结果被骗了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