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其它房产知识 > 中介纠纷 > 联名购房分手了婚房怎么分

联名购房分手了婚房怎么分

时间:2024-06-08 浏览:2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58342
情侣在婚前联名购房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情侣在筑巢时,也许没有人会去想分手后的事情。一旦劳燕分飞,计划中的“婚房”怎么分就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本报记者在此提醒各位恋爱中的男女,对于物质问题的处理应该持冷静的态度,不要将感情和金钱混为一谈,在接受新生活方式的同时更要学习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联名购房引发的产权纠纷

缘起感情深了联名购房

去年,刘先生和张小姐在武侯区购买了一套价值40多万元的新房。尽管刘先生支付了比张小姐多一倍的首付款,但由于他们计划长久共同生活,所以在购房合同中写下了双方的名字。他们共同出资8万元进行了装修和购买家具家电,并搬进了这个期待已久的新家。

缘尽要分手了分房起纠纷

今年,由于各种原因,刘先生和张小姐分手了,产权归属成为一个问题。张小姐表示:“我不想要房子,但要求刘先生支付15万元。我在购房和装修过程中都出了钱,而且房贷也是我们共同支付的。根据法律,我应该拥有一半的产权。此外,房屋升值幅度很大,我只要求15万元是出于对我们共同生活点点滴滴的考虑。”刘先生说:“她在购房时出了4万元,在装修时出了3万元多,现在却要求15万元,这确实太过分了。”

转折律师说了协商分房

经过多次协商,刘先生最终为了尽早解决这段关系,支付了15万元给张小姐。刘先生表示,他之所以妥协,是听从了律师的建议。由于购房时没有签订约定,他无法提供相应的证据,即使上法庭也不会得到有利结果。他还计算了一笔账,考虑到房屋升值,支付15万元给张小姐后,相当于自己才刚刚购买这套房子。但问题并未就此结束,由于房屋已经办理了产权证,且是按揭购买的,要进行产权变更登记手续非常麻烦。刘先生通过专业的二手房中介公司支付了1万元以上的中介佣金、契税等各种费用,还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办理相关手续,相当于用钱购买自己的二手房。他自嘲道:“我这次真的是吃了大亏。”

联名购房需谨慎约定权属

律师提醒买房时先约定后不乱

随着未婚同居人群的增加,联名购房后分手的纠纷也越来越多。关于婚前共同购房的情况多种多样。有的是一方出资并共同署名,有的是家长出资并共同署名。总之,当感情深厚时,很少在乎财产归属的方式,但一旦分手,就会带来更为复杂繁琐的问题。与离婚后的财产分割不同,未婚同居由于没有婚姻制度的约束,分手的可能性更高,而且未婚同居虽然存在共同居住的事实,但由于没有结婚,涉及的财产问题只能参照共同财产的分割。因此,专业律师提醒,恋人联名购房时最好进行相关约定,以避免日后产生纠纷。如果恋人因房屋产权发生纠纷,应尽量通过协商解决,因为进行诉讼可能面临举证困难。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法律来调整这种特殊的非婚姻状态,法院只能参照《民法通则》和《婚姻法》的相关条款解决问题,通常处理为共同财产分割纠纷。解决联名购房问题的最佳方法是在购房时明确约定双方出资比例和房屋权属,这样可以避免日后纠纷的发生。虽然在感情好的时候进行约定似乎有些难以启齿,但与由于权益不清而带来的尴尬和伤害相比,理性地进行约定是必要的。所谓的约定,不是口头上的约定,而是书面约定,以确保在发生纠纷时能够提供相关证据。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案情

    王小姐夫妇通过中介公司购买深圳市南山区某小区房产的经过。签订合同后,由于中介公司与售房人的纠纷,导致房产不能买卖。王小姐夫妇试图索要定金,但中介公司拒绝退还,并以各种手段欺骗他们。最后,王小姐夫妇发现中介公司的欺诈行为并得知房产不能交易的真实原因,感

  • 二手房交易中的中介费退还问题

    二手房交易中的中介费退还问题。在案例中,购房者张某因中介公司未能促成交易要求退还中介费。根据《合同法》相关规定,中介公司未促成合同成立不能要求支付报酬,但可以要求支付必要费用。律师建议,在签订合同时应明确中介费的数额、缴纳方式和是否可退还等问题,如发

  • 中介买房需谨慎的事项

    通过中介购买房产时需要注意的五大事项。包括房款交付应当面交割并避免中介占压房款,交付定金时应签订买卖合同并明确各项条款,确认产权并一同进行调查,签订合同时要注意补充条款和违约责任,以及中介费的支付应当在房产交易全部完成后。中介的诚信和专业性对交易的安

  • 房地产中介公司的法律义务

    房地产中介公司的法律义务及其成立的条件。中介公司需为购房者提供房源和咨询服务,保障服务不会给购房者带来损失,并提供真实合法的信息。若中介公司故意提供不实信息或欺诈行为,需承担民事、行政甚至刑事责任。中介机构的成立需满足机构条件,包括注册资金、服务场所

  • 房屋中介的法律责任范围
  • 典当合同
  • 购房中介引发的法律问题及维权困境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