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房屋性质和面积如何确定
比如,被征收人的房产证上写的是住宅,但实际房屋用途已被人变更其他用途,并领取了营业执照,对这种情况应如何认定?有人认为,法院应当认定该房屋为非住宅;也有人认为,法院不能代替行政机关作出认定征收房屋性质。据了解,行政机关具有颁布公告,发放许可证,还是对征收房屋性质、征收面积的认定以及确定被征收人的补偿安置标准的权力。同时,房地产管理法律、法规有规定,国家实行房屋所有权登记发证制度,依法核准登的房地产权利受法律保护。在房屋征收安置过程中,对房屋面积和性质认定应当是房地产管理机关,人民法院及其他机关都不能擅自干预。
也就是说,对房屋使用性质变更认可权在行政机关手里,人民法院不能强行要求行政机关适用批复对某征收房屋作出非住宅的认定,甚或在判决中径行认定。但是,如果行政机关适用批复,允许被征收人补办房屋使用性质变更登记手续,能否在诉讼中予以采信,则是人民法院的职权。
那么,行政机关补办手续的时间效力如何确定?
只要行政机关在房屋征收主管部门裁决前依法给被征收入补办了有关房屋使用性质变更登记手续,人民法院就应当予以采信。这样规定既充分尊重了行政机关的决定,也为政府机关自由裁量行力作了一定的限制。
如何确定房屋是否在“拆迁红线”范围内的方法,包括查看《拆迁公告》或《征地公告》等。公告中应包含征地批准信息、被征收土地信息、征地补偿和农业人员安置等内容。同时,征用土地必须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包括拟订方案、审查报批、方案公告等步骤。办理征地补偿登记是其
拆迁补偿协商不一致时的法律诉讼程序。当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无法达成一致时,将报请政府作出决定并公告。被征收人对征收补偿决定不服,可提起行政诉讼。同时,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具有法律效力,但存在重大误解、显失公平及欺诈胁迫等情况下可撤销或变更。
厂房拆迁的法定流程以及签订拆迁协议时的注意事项。流程包括制订征收方案、征收公告、征收调查登记、实施拆迁方案和征收复议与诉讼等步骤。签订协议时,需注意明确拆迁人与被拆迁人主体资格、拆迁行为的前提以及被拆迁房屋概况等事项。
房地产开发管理的定义与过程,包括房地产导论、项目可行性研究等内容。文章还介绍了投资项目资本金的定义与出资方式,房地产项目资本金的要求以及未按期开发的处罚原则。通过规范房地产开发管理,旨在防止企业不规范行为,促进土地的合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