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资格是投资人取得和行使股东权利并承担股东义务的基础。根据《公司法》的相关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的确认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实际出资数额、股权转让合同、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出资证明书、工商登记等。在具体案件中,确认股东资格的标准应当根据当事人具体实施民事行为的真实意思表示来选择。
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具有法人性质的法人团体,股东资格的取得必须得到其他股东即公司的承认或认可。当有限责任公司的自然人股东死亡后,其继承人可以继承该股东所拥有的股权相对应的财产权益。如果公司章程或股东会决议同意该股东的继承人可以直接继受死亡股东的股东资格,并且不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法院应当判决确认其股东资格;否则,法院应当裁定驳回其起诉。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国有企业划拨土地使用权必须经过国家土地管理部门的审查、评估,并且申请人需要向国家土地管理部门交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只有将出让土地使用权的价值折成股本金后,才能作为股东的出资。因此,以国有企业划拨土地使用权作为股东出资,应当以是否办理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手续作为认定出资的标准。
根据我国现行相关政策规定,持股职工具有实质意义上的股东地位,并与职工持股会、股东代表、工会之间建立信托合同关系,通过股东代表、职工持股会、工会间接行使股东权利。持股职工要求退回股金,本质上产生与股东退股同样的法律后果。根据《公司法》的一般规则,股东在公司登记后不得抽回出资,因此持股职工应当通过转让出资或公司回购的方式收回股本金。
当股权转让协议生效后,股权受让人已经支付了股权转让款,但公司尚未办理转让后的股权确认或变更登记,导致公司的营业执照被吊销,股权受让人无法实现对公司的收益权。在这种情况下,股权受让人只有在《合同法》第五十四条和第九十四条规定的情形下,才有权请求撤销或解除股权转让合同。在此类诉讼中,股权受让人需要承担举证责任。
公司设立的定义以及发起设立方式的特点。公司设立是依法取得法人资格的法律行为。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只能采取发起设立方式,由全体股东出资设立,程序简便且成本较低。发起设立方式最适合有限责任公司,有利于迅速成立公司,保护股东利益。
法人和执行董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的定义、特点和职责。法人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组织,承担有限民事债务。而执行董事在规模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中设立,可以兼任公司经理,其职权由公司章程规定。公司的股东根据其公司类型和出资额度承担责任。
公司法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对内资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的对外转让的要求
公司法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对内资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的对外转让的要求。其中涉及内外资股东股权转让的同意权、外资股权转让的核准和工商变更登记、向第三人转让股权及其条件限制、外国投资者出资未到位的股权质押及其转让的限制,以及外资股权部分转让后不得导致外资股比
国有独资企业法的修改权归属以及国有独资公司的设立方式和条件。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对国有独资企业法进行修改。国有独资公司的设立方式包括改建和新建两种,设立条件需符合公司法规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条件,如符合主体人数条件、股东出资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