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7月16日,某旭与冯某共同出资设立了xx公司,冯某担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某旭担任公司经理兼总工程师。公司成立后,某旭积极开展对外经营业务,但从未获得工资分配。自公司成立以来,xx公司以各种理由拖欠某旭工资。某旭继续为公司发展着想,没有计较个人得失,但从2005年7月起,xx公司不准某旭进入公司,并拒绝支付拖欠的工资。某旭多次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但xx公司均无理拒绝。
根据《公司法》第34条及xx公司章程第18条第(8)项,某旭要求判令xx公司限期向其提供公司成立后至2006年7月期间的会计账簿供其查阅。
被告xx公司辩称不存在不准某旭进入公司的情况,某旭私自离开公司导致公司无法生产。被告公司经营不好,冯某本人也未领取工资。被告公司不存在不让某旭知情的情况,某旭曾向劳动局申请劳动仲裁并与被告公司达成和解协议。某旭已经脱离被告公司,不再是公司的股东,不同意某旭的诉讼请求。
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法院认为,股东享有股东权利,其中包括股东的知情权。某旭作为xx公司的股东,享有股东的权利。然而,某旭与xx公司在劳动争议仲裁期间达成和解协议,解决了某旭与xx公司之间的劳动关系问题。尽管某旭的股权转让手续尚未办理完结,但根据和解协议,某旭已经脱离xx公司,不再是其股东。因此,某旭要求行使知情权并查阅公司会计账簿已经没有实际意义。法院依照《公司法》第34条的规定,驳回了某旭的诉讼请求。
某旭不服,认为自己是xx公司的股东,依据是公司章程的记载、实际出资和工商局登记。某旭与xx公司的和解协议尚未完全履行,是xx公司违约导致无法继续履行。即使是股权转让,双方没有转让协议,某旭仍然保留股东身份。即使某旭违反和解协议,其承担的是违约责任,不会导致股东权利的丧失。因此,某旭请求撤销一审判决。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变更登记的程序及所需文件。包括提交变更登记申请书、股东出资情况表、指定代表或委托代理人的证明、股东会决议、股权转让协议或股权交割证明、新股东的主体资格证明或自然人身份证明、公司章程修正案以及可能的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书等步骤。最后需提交公
有限责任公司增资扩股协议的风险提示及具体操作流程。包括优先认缴出资权利、决议条件和程序、乙方认购股份的具体内容和方式等条款。同时,文章还涉及了出资支付方式及时间、投资方式及资产整合、验资、股权登记、章程修改和工商变更登记等方面的内容。现有股东同意新股
破产企业关于公司股权的转让问题。根据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间可以转让股权,股东向非股东转让时需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但在企业破产法的限制下,重整期间债务人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随意转让股权,需经过人民法院同意。
出资证明书的交付是否属于公示要件的问题。我国《担保法》规定出资证明书的交付不是质押生效的要件,但律师认为它应作为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设质的公示要件之一。学者梁*星认为只需交付出资证明书,而不需要股东名册记载。但律师认为股东名册的登记也是股东转让出资的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