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责任公司发行优先股
(一)发行人范围。公开发行优先股的发行人限于证监会规定的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优先股的发行人限于上市公司(含注册地在境内的境外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众公司。
(二)发行条件。公司已发行的优先股不得超过公司普通股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五十,且筹资金额不得超过发行前净资产的百分之五十,已回购、转换的优先股不纳入计算。公司公开发行优先股以及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优先股的其他条件适用证券法的规定。非上市公众公司非公开发行优先股的条件由证监会另行规定。
(三)公开发行。公司公开发行优先股的,应当在公司章程中规定以下事项:
(1)采取固定股息率;
(2)在有可分配税后利润的情况下必须向优先股股东分配股息;
(3)未向优先股股东足额派发股息的差额部分应当累积到下一会计年度;
(4)优先股股东按照约定的股息率分配股息后,不再同普通股股东一起参加剩余利润分配。商业银行发行优先股补充资本的,可就第(2)项和第(3)项事项另行规定。
(四)交易转让及登记存管。优先股应当在证券交易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或者在国务院批准的其他证券交易场所交易或转让。优先股应当在中国**登记结算公司集中登记存管。优先股交易或转让环节的投资者适当性标准应当与发行环节一致。
(五)信息披露。公司应当在发行文件中详尽说明优先股股东的权利义务,充分揭示风险。同时,应按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地披露或者提供信息,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六)公司收购。优先股可以作为并购重组支付手段。上市公司收购要约适用于被收购公司的所有股东,但可以针对优先股股东和普通股股东提出不同的收购条件。根据证券法第八十六条计算收购人持有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比例,以及根据证券法第八十八条和第九十六条计算触发要约收购义务时,表决权未恢复的优先股不计入持股数额和股本总额。
(七)与持股数额相关的计算。以下事项计算持股数额时,仅计算普通股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
(1)根据证券法第五十四条和第六十六条,认定持有公司股份最多的前十名股东的名单和持股数额;
(2)根据证券法第四十七条、第六十七条和第七十四条,认定持有公司百分之五以上股份的股东。
关于公司成立后出资额是否需要验资的问题。依据我国公司法规定,成立有限责任公司不需要验资,成立股份有限公司则需要验资。文章还详细说明了验资的适用范围,包括企业设立、分期缴纳注册资本、企业重组等情形。同时,对于股份有限公司,如果在规定的期限内股份未能募足
公司解散后的法律后果及相关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在民事责任方面,清算组、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以及股东或发起人的责任都有涉及。清算组若妨碍清算,需承担侵权赔偿责任。行政责任方面,清算组在承担民事责
出资证明书的交付是否属于公示要件的问题。我国《担保法》规定出资证明书的交付不是质押生效的要件,但律师认为它应作为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设质的公示要件之一。学者梁*星认为只需交付出资证明书,而不需要股东名册记载。但律师认为股东名册的登记也是股东转让出资的要件
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的约定及其相关事项。公司章程可约定股权转让的程序和股权处分权,但修订后需全体股东一致同意。股权转让方式包括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间的自由转让和股份有限公司在证券交易场所的转让等。个人股权转让需其他股东同意,并遵循优先购买权规则。股权转让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