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股东代表诉讼是一种以公司为主体的诉讼形式。在股东代表诉讼中,代表股东的一方实际上是代表公司,通过提起诉讼来维护公司的利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的规定,当董事或高级管理人员存在法律规定的情形时,持有有限责任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的股东或股份有限公司连续一百八十日以上单独或合计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的股东,有权书面要求监事会或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而当监事存在法律规定的情形时,前述股东可以书面要求董事会或不设董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执行董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如果监事会、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或者董事会、执行董事拒绝提起诉讼,或者在收到股东书面请求后三十日内未提起诉讼,或者情况紧急且不立即提起诉讼会对公司利益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害时,前述股东有权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维护公司的利益。
此外,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如果他人侵犯公司的合法权益并给公司造成损失,符合前两款规定的股东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我国公司法第148条的规定,如果法定代表人故意、过失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公司章程的规定导致公司损失,公司有权要求法定代表人承担赔偿责任。此外,法定代表人滥用职权所获取的收入应归入公司所有。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如果企业法人存在以下情形之一,除了公司承担责任外,还可以对法定代表人进行行政处分和罚款,如果构成犯罪,还可以追究刑事责任:
因此,如果公司存在非法经营、抽逃资金、隐匿财产逃避债务等行为,作为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法院可以对其进行罚款,并可以向有关部门提出司法建议,由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分。当然,如果法定代表人在不知情且无过错的情况下,可以免除行政责任。
一般情况下,公司的犯罪行为应由公司承担刑事责任,法定代表人并不因此承担刑事责任。然而,考虑到公司犯罪行为通常是在主管人员的意志下实施的,因此,在公司犯罪时,除了处罚公司外,也会追究主管人员和主要负责人的责任,这就是双罚制度。在双罚制度下,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通常被视为企业的法定代表人。
有限责任公司监事会的职权。监事会成员不得少于三人,由股东代表和职工代表组成,具体比例在公司章程中规定。监事会具有检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经理行为、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等职权,并有权列席董事会会议。
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理论基础和意义。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理论基础可以基于民法上的代理理论来解释。该制度作为法人制度的必要补充和升华,能够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债权人的利益,防止法人制度的价值目标被异化。同时,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也是法人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弥补了单
股东代表诉讼的特征,包括救济对象、诉因、诉讼当事人及诉讼效果的特征。股东代表诉讼的救济对象是公司董事、经理等侵害公司权益的人,而非股东个人。其诉因与公司股东个人没有直接的权利义务关系。股东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被告是侵害公司利益的人,而公司本身不是被
增资扩股是指企业向社会募集股份、发行股票、新股东投资入股或原股东增加投资扩大股权,从而增加企业的资本金。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对增资方案作出决议,必须经代表有表决权的股东通过。公司增加注册资本的,应当向公司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手续。在申请变更注册资本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