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逃出资罪适用标准是什么
时间:2024-11-18 浏览:4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抽逃出资这个主要是出现于一些新办公司,因为新办的公司在缴纳注册资本还不久,这种情况就有可能被股东挪走这部分注册资金,这个就会构成犯罪了,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抽逃出资罪适用标准的解析
一、违反公司法规定的虚假出资行为
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九条的规定,公司发起人、股东如果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或者虚假出资,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且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将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虚假出资金额或者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金。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必须认购其应认购的股份。发起方式设立公司的发起人应认购公司应发行的全部股份;募集方式设立公司的发起人所认购的股份不得少于公司股份总数的35%,其余股份向社会公开募集。然而,违反公司法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的行为,针对的是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一般不包括发起人之外的认股人。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应在召开公司创立大会之前缴足其认购的股款,而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则应在申请公司登记之前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认缴的出资额。出资或缴股的方式可以是货币、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或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或折股。因此,违反公司法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的行为主要包括以下情况:1. 以货币方式出资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未在法定期限内将其认缴的货币足额存入准备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在银行开设的临时账户;2. 以货币方式缴股的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未在法定期限内缴纳其以书面形式认缴的全部股款;3. 以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或者土地使用权出资或者抵作股款的股东、发起人未在法定期限内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
二、违反公司法规定的抽逃出资行为
公司的发起人、股东在公司成立后抽逃其出资的行为是被《公司法》第209条明令禁止的行为。抽逃出资包括非法抽回其出资和转走其出资两种方式。例如抽回其股本、转走其作为股金存入银行的资金、将已经作价出资的房屋产权、土地使用权又转移于他人等。需要注意的是,合法转让出资仅是更换股东,其资金仍属公司占用的资本。
三、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其他严重情节的要求
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其他严重情节是划分抽逃出资罪与非罪的主要标准。如果虚假出资或抽逃出资的数额不大、后果不严重,且没有其他严重情节,将不能构成抽逃出资罪。因此,行为人虚假出资或抽逃出资的数额必须巨大,后果严重或存在其他严重情节,方可认定构成抽逃出资罪。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认缴制下如何认定抽逃出资罪
我国刑法对于抽逃出资罪的规定。公司发起人或股东在公司成立后虚假出资或抽逃出资,若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存在其他严重情节,将构成犯罪。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公司发起人或股东。对于此罪行有具体的罚金和刑期规定,并详细描述了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的条件和股份有限
-
公司增资的两种方法
公司增资的两种方法,包括增资扩股的具体流程和邀请出资改变原有出资比例以及按原有出资比例增加出资额的两种方式。其中,增资扩股需要经过股东会决议、开立验资账户、资本进账询证等流程;而邀请出资和按原有比例增资则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和场景。最终,公司增资有助于提
-
抽逃出资罪适用标准是什么
《刑法》第一百五十九条 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虚假出资金额或者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二以上
-
抽逃出资罪的犯罪主体
本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公司发起人或者股东。刑法第159条规定:“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虚假
-
构成抽逃出资罪的金额是多少
-
抽逃出资罪怎么判
-
虚假出资律师办案技巧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