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股权激励解禁后多久能卖
时间:2024-01-28 浏览:5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网友古先生长期在一家上市公司担任业务经理。由于工作表现一直很出色,公司领导决定给予他股权激励。古先生想了解员工股权激励解禁后多久能卖出去,他不打算一直持有。手心律师网小编查询了相关的规定,来为古先生解答这个问题。
员工股权激励解禁后的转让时机
根据股权激励计划,禁售期是由股东大会投票决定的,通常不少于2年。禁售期届满后,根据股权激励计划和业绩目标的完成情况,确定激励对象可以解锁(转让、出售)的股票数量。解锁期不得少于3年,原则上采取匀速解锁办法。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第三十七条
股东大会应对股权激励计划的以下内容进行表决:
- 股权激励计划涉及的权益数量、标的股票种类、来源和数量;
- 激励对象的确定依据和范围;
- 股权激励计划中董事、监事各自被授予的权益数额或权益数额的确定方法;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激励对象(各自或按适当分类)被授予的权益数额或权益数额的确定方法;
- 股权激励计划的有效期、标的股票禁售期;
- 激励对象获授权益、行权的条件;
- 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或授予价格的确定方法,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或行权价格的确定方法;
- 股权激励计划涉及的权益数量、标的股票数量、授予价格及行权价格的调整方法和程序;
- 股权激励计划的变更、终止;
- 对董事会办理有关股权激励计划相关事宜的授权;
- 其他需要股东大会表决的事项。
股东大会必须经由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才能对上述事项作出决议。
股权激励的劣势
- 如果激励制度的目标过低,股权激励很容易实现,导致投资者对该股票前景持悲观态度,抑制股票的表现。
- 当激励的数量过多时,合伙收益(股权分红、股本增值等)占比过大,工作收入(作为员工身份的收益-工资奖金等)被一定程度地忽视。
- 通过短期业绩提升,股权激励对象可以推高短期股价(非上市公司也可以提升股价),由于行权价格相对较低,行权后可以以较高价格出售,获得更高收益。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非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的风险分析
非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的风险分析,包括股权价值评估困难、公司章程规定的特殊性和股权质押的成立条件等方面。其中需要注意股权价值评估过程中目标公司信息的收集和评估机构的选取,还需关注公司章程是否有更高的股权质押规定。同时,股权质押的成立需满足签订股权质押合同
-
股权收购的重要事项
股权收购过程中的重要事项,包括对目标公司的全面调查,特别是对股权结构、资产状况、负债状况及可能存在的或有负债等的审查。同时,还需仔细审查目标公司的章程,关注股权转让的限制性规定。在股权收购过程中,受让方应与中介机构合作进行尽职调查,并将报告作为股权转
-
股权受让操作的法律要点
股权受让操作中的法律要点。股权受让人在进行股权受让前需要进行公司调查,包括注册合法性、财务审计、权利负担和商业信誉等方面的调查。股权受让分为股东间转让和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两种情况。办理股权转让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具有法律意义,对抗第三人,公司有义务办
-
股权质押未办理质押登记是否具备法律效力
股权质押未办理质押登记的法律效力问题,以及股份公司股权转让及质押登记的监管难题。讨论了不同股东管理方式下的股份公司股权转让和质押问题,指出工商行政机关对未办理股权登记托管的股份公司的监管存在真空。同时,强调了公司对于股东的责任意识的重要性,并建议执法
-
股权转让协议
-
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是多少
-
诈骗股权如何认定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