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改制职工是否该有知情权
时间:2024-06-02 浏览:2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众所周知,一个企业的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需要而不断进行着改制与变动的。伴随着企业的改制,员工的工作范围,工作性质也都会相对应的发生变化。企业改制职工是否该有知情权?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整理出来相关的内容,欢迎大家浏览,谢谢。
企业改制职工知情权的法律规定
企业改制方案的审议和实施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国有企业改制方案和国有控股企业改制为非国有企业的方案,必须提交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审议。只有在经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审议通过后,才能实施改制。此外,职工安置方案也需要经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的审议通过后方可实施改制。
职工知情权的保障
在产权转让方案中,应当包括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职工安置方案。对于职工安置等事项,也应当经过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如果企业未按规定妥善安置职工、接续社会保险关系、处理拖欠职工债务以及未补缴欠缴的社会保险费,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职工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转让行为无效。此外,各地也有相关的政策法规规定,进一步保障职工的知情权。
劳动关系处理
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劳动关系的处理通常涉及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以及对停薪留职、自谋职业、工伤、患病或非因工负伤等特殊情况的处理。
企业整体改制和部分改制
国有企业改制通常存在两种情况。首先,企业进行整体改制,改制后原企业变更为改制后的新企业,但实际上新老企业仍为同一民事法律主体。其次,企业部分进行改制,改制后原企业仍然存在,进行改制的部分重新设立一家新的企业,即新老企业分立为两个相互独立的民事法律主体,这种情况在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时比较典型。
劳动合同的继续履行
对于企业整体改制情况,由于改制后的企业与改制前的原企业仍为同一民事法律主体,原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及职工双方仍然有效。改制后的企业应当按照原合同的内容和条件继续履行原合同。然而,由于企业改制会导致企业在经营和管理方面发生较大变化,一味要求改制后的企业严格履行原劳动合同的全部内容通常不现实,也不利于企业改制后的顺利发展。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股权转让协议
股权转让协议的细节内容,包括转让标的、转让价格与付款方式、股权交付、公司盈亏分担、陈述与保证、税费负担、资产移交及风险承担等方面。协议规定了甲方将所持有的某公司股权以一定价格转让给乙方,并详细说明了股权转让的付款方式、交付方式、相关手续、债权债务分担
-
公司经营范围变更所需材料
公司经营范围变更所需提交的材料及相关影响。无论是增加、减少经营范围还是由于行业变更导致的经营范围变更,都需要向工商、税务机关提交公司变更登记申请表、相关证明、股东会决议、公司章程修订稿等必要材料。此外,公司经营范围变更将导致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的更换
-
公司经营范围变更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关于公司经营范围变更的规定。公司的经营范围需依法登记并在公司章程中明确,可依法修改章程变更经营范围,但涉及法律、行政法规需批准的项目需依法经过批准。办理经营范围变更需准备相关材料,包括申请书、决议、修改后的章程等。
-
担保公司改制方案
某国有企业关于担保公司的改制方案。文章介绍了企业的基本情况,包括资产、负债、人员情况和土地房屋状况,并提出了改制的基本思路和方式。文章还详细说明了企业改制成本的测算,包括在职职工的补偿金和定额医药费补贴等。
-
国有企业破产职工安置方案审核
-
企业改制买断工龄后无力交纳保险怎么办
-
国有企业改制为公司走什么样的法律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