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国际经济法 > 国际贸易 > 国际贸易种类 > 组织资本与国际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分析

组织资本与国际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分析

时间:2025-02-15 浏览:2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62447
我国农产品外贸在发展战略的定位上,应当以增加和促进农民的就业与收入为基点,实行大进大出的农产品外贸战略,发挥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优势,尽量规避土地和水资源短缺的劣势。中国加入WTO以后,农业所受到的冲击主要是结构上的,而不是总体产业。从目前我国农产品的进出口整体情况来看,利是主流,发展是主流。从发展前景来看,中国有可能成为“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的大国,与“土地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农产品出口标志性国家相并列。

中国农产品外贸产业定位的战略基点

一、农业的困境

我国是许多重要大宗农产品的世界第一生产国,但在国际市场上却并不是农业强国。农产品出口总量远远不及法国和荷兰。目前我国在国际农产品外贸总额排名第七,占全球农产品外贸总额的3.55%。

加入WTO后,人们普遍认为中国的农业将受到最大冲击,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可能导致数千万农民失业。然而,事实却出人意料。2001年至2003年,我国粮食处于净出口状态,其中2003年粮食出口量达到2200.4万吨,比2002年增长48.3%。尽管2003年农产品贸易顺差有所下降,但农产品出口整体增长趋势良好。

目前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额仅占农业总产值的1%多一点,这种生产大国贸易小国的格局是困扰我国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原因之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呈下降趋势,目前只占GDP的14%左右。外贸出口创汇的比例也在不断下降,从1992年的13%下降到2002年底的5.5%,2003年又有所下降。

二、战略基点问题

中国农产品外贸产业的定位问题是一个战略基点。是要将农产品外贸产业定位为“创汇农业”还是“就业农业”?是要追求国际市场份额还是外汇税收?

考虑到我国的国情,农业入市难、农民增收难、农村社保难一直是政府面临的核心难题。另一方面,农产品外贸的进出口总量仅占全国外贸总量的1/10左右。很显然,扩大农产品的外贸总量,特别是出口总量,增加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增加农民收入,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利益要远远大于出口创汇。

因此,在保证符合国际贸易规则的前提下,农产品出口的战略基点应该放在扩大农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上。也就是说,农产品出口的底线可以后退到成本价格,而农产品的进口市场,特别是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可以尽可能放开,以换取农产品出口市场,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市场的扩大。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特点和挑战

    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特点与挑战。服务贸易自由化涉及多个行业,开发难度大,面临不确定因素多。贸易自由化带来机遇和挑战,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影响存在差异。国际贸易体制在服务贸易自由化利益分配上存在不平等和歧视。贸易自由化推动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结合,国家需提

  • 国际旅游贸易的定义和作用

    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定义和作用,以及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国际旅游服务贸易是旅游业向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旅游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并获得报酬的国际服务贸易形式。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包括充分利用和整合自然和人文资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旅游信息化水平和加强配套

  • 市场准入规定

    乌拉圭回合农产品协议中的市场准入规定。包括关税化及削减关税水平的要求,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应分别达成的削减比例。同时,协议还规定了进口准入量的标准以及出口补贴、国内支持、卫生及植物检疫方面的规定。协议的执行期限以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不同承诺完成时

  • 国际贸易融资背景

    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难问题,尤其是在国际贸易背景下的融资困境。为此,华夏银行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产品,如出口票证通和华夏贸易宝等,旨在提供专业化贸易结算和融资服务,以解决中小企业的难题。贸易融资涉及银行为进出口商提供的短期融资或信用便利,包括授信开证和

  • 产地标记的作用
  • 国际服务贸易方式有哪些
  • 国际技术贸易的方式有哪些?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