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贸易壁垒主要包括环保法规、绿色技术标准、绿色环境标志、绿色包装制度和绿色检疫制度等。这些形式广泛适用于初级产品、中间产品和工业制成品,涉及资源环境、动植物和人类健康。此外,绿色贸易壁垒还涉及到产品的生产方法与过程、法律法规、产品标准、产品内在品质以及产品的外观与包装等。
绿色贸易壁垒具有以下特点:
1. 名义合理合法:绿色贸易壁垒以保护资源环境和动植物及人民健康为目标,关注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明确的法律依据。
2. 内容广泛而系统:绿色贸易壁垒不仅包括初级产品,还涉及所有的中间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不仅涉及资源环境,还涉及动植物与人类健康;不仅包括商品生产、销售,还涉及生产方法与过程;不仅涉及法律法规,还涉及产品标准;不仅涉及产品内在品质,还涉及产品的外观与包装。
3. 形式复杂且技术性强:发达国家利用科学技术优势,通过制订严密的农业标准和法律法规,满足其农业生产、加工、贸易活动的多种要求。绿色贸易壁垒涉及产品的生产、使用、消费和处理过程的鉴定,具有较多的科学技术成分。
4. 发展多变且具有隐蔽性:许多发达国家以绿色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通过灵活多变的管理办法、检测内容和实施标准等手段,使出口方往往难以预见具体的内容及其变化。因此,绿色壁垒比其他非关税壁垒更容易回避贸易对方的指责。各种检验标准极为复杂,对出口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来说,往往难以及时应对而蒙受损失。
5. 对象歧视和不公正待遇:各国在政策和标准制定时主要考虑国内资源技术条件和国内生产者以及消费者的需求。有些条例是专门针对出口国家或商品制定的,甚至制定一些明显或隐蔽的双重环境标准。执行这些措施和标准时,隐含着歧视性和非公平待遇,往往有利于本国生产者而不利于外国出口商。
绿色贸易壁垒的种类及表现形式,包括环境附加税和市场准入制度、产品加工标准制度、环境标志制度以及绿色包装和标签制度。这些制度以环保为目的,但也可能成为限制发展中国家产品进入发达国家市场的壁垒。
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的背景,包括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定义、普遍存在的理由以及协议的产生背景。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一些国家或地区利用技术和资金优势,制定严格、复杂且多变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和认证制度来阻止外国商品进入并保护本国市场。协议的产生是为了促进国际贸易
中国国际贸易摩擦的现状及其影响,分析了全球贸易背景下中国遭遇的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救济调查的情况,并指出了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包括服务业出口能力和对外投资能力的不足,以及不同行业的竞争状况。同时,也指出了新兴或现代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增势迅猛
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和目标。其宗旨是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等,并建立一个完整的、更具活力的多边贸易体系。世界贸易组织的管辖范围广泛,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等。其主要职能作用包括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取消歧视性待遇,提高贸易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