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对反倾销调查的对象而言,如果对反倾销调查作出的裁定不服,可以根据法律规定采取两种途径进行申诉,即行政复议和提起诉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第五十三条的规定,对于不服依照该条例第二十五条作出的终裁决定,不服依照该条例第四章作出的是否征收反倾销税的决定以及追溯征收、退税、对新出口经营者征税的决定,或者不服依照该条例第五章作出的复审决定的情况,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
除了行政复议外,对反倾销调查的对象还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无论是对终裁决定、是否征收反倾销税的决定,还是对追溯征收、退税、对新出口经营者征税的决定,以及复审决定,都可以通过提起诉讼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倾销是一种不公平竞争行为,其表现特征包括以下几点:
倾销是由出口商根据不同市场,在低于有关商品在出口国市场价格的基础上,对同一商品进行差价销售的人为行为。
倾销的动机和目的各不相同,有的是为了销售过剩产品,有的是为了争夺国外市场、扩大出口。然而,只要倾销行为对进口国某一工业的建立、发展造成实质性损害、威胁或阻碍,就会面临反倾销措施的惩罚。
在政府奖励出口的政策下,生产者为获得政府出口补贴,往往以低廉价格销售产品。同时,生产者以倾销的价格在国外市场销售,以获取竞争优势并消灭竞争对手,最终提高价格以获得垄断高额利润。
倾销的结果往往给进口方的经济或生产者的利益造成损害,特别是掠夺性倾销扰乱了进口方的市场经济秩序,给进口方经济带来毁灭性打击。例如,某公司进行不计成本损失的大规模销售,使其竞争对手失去对该地区市场的控制力,降低其市场份额,达到垄断目的,最终击垮竞争者,称霸该市场。
行政诉讼法中的诉讼程序。包括一审、二审和执行阶段的内容。一审中,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复议决定不服或复议机关逾期未作决定,可在规定时间内提起诉讼。直接起诉必须在知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诉讼程序包括起诉、受理、审理和裁判。二审是上级法院对下一级
公益投诉是否适用行政复议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公益投诉不属于具体行政行为,因此不能申请行政复议。该法律明确规定了哪些情形可以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主要包括对各类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许可证等决定不服,以及认为合法权益被侵犯的情
乡镇人民政府是否可以受理行政复议案件的问题。行政不作为定义为行政主体未履行法定职责的消极行为。乡镇人民政府作为行政机关,具有行政复议职能,并需承担一定的行政复议任务。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不服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可以向直接管理该
中国贸易救济措施的现状与问题。中国是全球贸易救济措施受害国之一,面临众多反倾销、反补贴等调查,但国内贸易救济工作尚处初级阶段,存在力量薄弱、企业意识不强、政府支持不足等问题。为提高贸易救济措施效力,需加强反倾销工作、提高企业意识、增加政府支持和服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