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可以前90天内进口产品追溯征收反倾销税的情形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如果倾销进口产品具有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的倾销历史,或者该产品的进口经营者知道或应当知道出口经营者实施倾销并且倾销对国内产业将造成损害,那么可以对在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之前90天内进口的产品追溯征收反倾销税。但是,在立案调查之前进口的产品除外。
如果倾销进口产品在短期内大量进口,并且可能会严重破坏即将实施的反倾销税的补救效果,那么可以对在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之前90天内进口的产品追溯征收反倾销税。
商务部发起调查后,如果有充分证据证明上述两种情形并存,可以对相关进口产品采取进口登记等必要措施,以便追溯征收反倾销税。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低价倾销可以有以下四种除外情况:
对于销售鲜活商品的情况,允许低价倾销。
对于处理有效期限即将到期的商品或者其他积压的商品的情况,允许低价倾销。
对于季节性降价的情况,允许低价倾销。
对于因清偿债务、转产、歇业降价销售商品的情况,允许低价倾销。
在实际中,除了上述几种情况可以排除低价倾销,其他的低价倾销行为将被认为是不正当竞争。下面几种行为也会被认定为不正当竞争:
店家或厂家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损害其他店家或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在依法降价处理鲜活商品、季节性商品、积压商品等商品外,为了排挤竞争对手或独占市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扰乱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损害国家利益或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
利用虚假的或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其他经营者进行交易。
提供相同商品或服务,对具有同等交易条件的其他经营者实行价格歧视。
采取抬高等级或压低等级等手段收购、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变相提高或压低价格。
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牟取暴利。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不正当价格行为。
中国对外反倾销立法的概况。中国的反倾销立法始于199年的对外贸易法,后来为了与国际惯例接轨并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颁布了反倾销条例。立法动机主要是维护对外贸易秩序和公平竞争,保护国内产业。改革开放以来,外国对华反倾销频发,中国因缺乏反倾销法规而无力
沙丁鱼产品命名争端,涉及欧共体规章是否违反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主要是关于沙丁鱼类新产品描述和命名的争议。申诉方认为欧共体规定只有北大西洋东部的沙丁鱼能以“沙丁鱼”命名销售,违反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相关规定。而欧共体及专家组则认为该规章是技术规章,并规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确定倾销造成损害时应当审查的内容,包括倾销进口产品的数量、价格、出口国等。同时,也探讨了商品倾销的目的,如打击竞争对手、建立新市场、阻碍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经济等。在审查倾销损害时,应依据肯定性证据,不得将非倾销因素归因于倾销。
欧盟对原产于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自行车反倾销措施将分别在2005年7月和2004年2月到期。由于目前欧盟对中国大陆自行车征收306%的反倾销税,导致台商在大陆所设企业的产品无法进入欧洲市场。台湾**机械公司计划在东欧设立一家年产20万辆以上自行车的生产企业。2000年9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