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合伙人与普通合伙人在合伙企业中拥有特殊的地位。普通合伙人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并对合伙债务负有无限连带责任。而有限合伙人则不得以劳务对合伙企业出资,不参与合伙事务,不代表合伙组织对外行事,仅按出资比例分享利润和分担亏损,并且仅对合伙债务承担清偿责任的额度负责。
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的划分是根据他们在入股前的约定以及公司股东的责任范围来确定的。在股票市场上,股票买家通常是有限合伙人。关于企业董事会成员的身份,主要取决于公司股东的责任范围。根据公司股东的责任范围,公司可以分为无限责任公司、两合公司、股份两合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无限责任公司中,所有股东对公司债务负有连带无限责任;两合公司由部分无限责任股东和部分有限责任股东共同组成;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仅对公司承担责任负有限度,其责任以其出资额为限,而公司对债务承担责任的范围则为全部资产。
在中国市场中,机构性的有限合伙人仅包括全国社保理事会、国家开发银行、各地引导基金、国际基金中的一些金融机构。个人和企业因为分散和不成熟的原因,还不能被称为机构有限合伙人。由于机构性有限合伙人数量有限,各种人民币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只能通过向个人和企业募集资金。
目前,中国在有限合伙人方面仍处于初级阶段,有限合伙人仍然在影响着普通合伙人的决策。大致上,有限合伙人参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的模式有三种:一是有限合伙人在投资决策委员会中占一定比例,委员会实行投票制;二是有限合伙人设立一个专家咨询委员会来监督普通合伙人的投资,如果专家委员会反对,投资可以被否决;第三种是有限合伙人和普通合伙人都派员进入投资决策委员会,共同参与投资决策。
有限合伙人的撤销权行使方式,包括撤销侵权行为、撤销受委托人的执行权以及有限合伙人与普通合伙人的区别。在债务承担、关联交易、竞业禁止、财产份额出质和转让以及出资方面,有限合伙人与普通合伙人存在显著差异。
合伙人在不同国家所面临的责任范围和限制问题。美国的合伙人在合同债务方面责任扩大,而英国和我国的合伙人责任范围涵盖了合同和侵权债务,但未对合同债务与侵权债务进行严格区分。合伙人个人责任范围也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有所不同,美国纽约州和英国的合伙人需要
债务执行制度的比较,具体分析了民事执行与破产制度的不同之处。破产制度旨在保障债权人平等受偿和诚实债务人解除债务压力的机会,体现了公平观念与现代人文精神。而民事执行程序则注重效率,追求资源的最佳配置。此外,破产诉讼集中清理债务关系,提高诉讼效率,对合伙
中国有限合伙制度立法的不足。地方立法推动中央立法是中国创业投资立法的特点,但地方性立法受到法律体制限制和实践操作困难。有限合伙制度作为市场主体立法的一部分,应由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的法律做出规定。现行《合伙企业法》未能充分考虑法律的适应性,对有限合伙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