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律并未规定订婚为结婚的必要程序,因此,订婚后是可以解除婚约的,但需要将收到的聘礼退还给男方。
我国《婚姻法》和《婚姻登记办法》中没有明确规定婚约的法律效力。根据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员会于1950年6月26日发布的《有关婚姻法施行的若干问题与解答》,强迫订婚的行为均无效。只有男女双方自愿订婚的情况下,才能成立婚约。订婚的最低年龄为男方19岁,女方17岁。一方自愿取消订婚的情况下,可以通知对方取消婚约。在1953年3月19日发布的新的《有关婚姻问题解答》中指出,订婚不是结婚的必要手续,男女自愿订婚者应得到尊重,但不得被他人强迫。
在最高人民法院的法律解释和司法实践中,一直坚持了相同的原则。因此,我国政策和法律对婚约的态度和处理原则如下:
我国婚姻法规定结婚的必备条件包括三条:男女双方必须完全自愿,必须达到法定婚龄,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
根据我国婚姻法第4条的规定:“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允许任何一方对他方施加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干涉。”这一规定具体体现了婚姻自由原则在结婚制度中的应用。它充分说明了婚姻当事人根据自己的意愿享有完全自主地缔结婚姻的权利,这是建立在爱情基础上的婚姻所必需的先决条件。
1、法定婚龄的定义:法定婚龄,也称为适婚年龄,是指法律规定的最低结婚年龄。从古至今,各国立法都对结婚的最高年龄没有限制。但极个别法律,如沙俄民法规定男女年满80岁不得结婚。
2、结婚年龄的立法依据和历史沿革:结婚必须达到法定婚龄,对结婚者年龄下限的强制性规定几乎是世界各国立法的通例。禁止未达到法定婚龄的人结婚,这一规定对保护当事人个人利益和有效维护国家、社会利益具有重要意义。法定婚龄的确定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自然因素,即人的生理、心理发育程度,以及所处的地理、气候等自然环境条件;二是社会因素,即政治、经济、文化和人口发展的要求。在确定婚龄时,任何国家、任何阶级的立法者都不能忽视婚姻家庭这两个属性的作用。
男方在退婚后如何处理订婚事宜的相关问题。订婚后如遇到退婚情况,男方应冷静处理,与女方协商退还金首饰等物品的归属问题。如协商不成,可通过调解或诉讼解决。同时,男方需注意保持冷静,避免争吵,减小自身损失,并专注于工作或学习,开阔眼界,实现人生价值。
我国法律并没有规定结婚需要进行订婚,所以订婚后是可以退婚的,但退婚需要将收受的聘礼退回男方。未达法定婚龄禁止结婚,这一规定对保护当事人个人切身利益和有效地维护国家、社会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初次见面,男方家人对孙-美的印象很好,给了女方见面礼8000元。十天后,二人便在男方家人的催促下,举行了订婚仪式,方-杨再次交给孙-美20000元订婚礼金。后方-杨屡次为彩礼的事与孙-美协商未果,无奈诉至法院,要求孙-美返还订婚彩礼钱共计46000元。法院审理认为,原、
适用前款第2、3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如果当事人在离婚诉讼的同时提出该项请求,法院准许离婚的,可根据情况作出是否支持返还彩礼请求;判决不准离婚的,不能支持当事人返还彩礼的请求。对于不能认定为彩礼的、属于男女交往间所为的给付财物如何处理,要视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