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反夫妻忠实义务的法律后果依修订后的我国婚姻法,违反夫妻忠实义务的行为有两种:
1、重婚,是指夫妻一方与“第三者”登记结婚或以夫
妻名义同居生活的违法行为。重婚的主观要件是故意,客观要件是两个婚姻关系重叠在一起。重婚违反了一夫一妻原则,严重侵害了配偶另一方的忠实请求权,构成重婚罪的应负刑事责任。
2、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是指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
对于配偶一方违反夫妻忠实义务的侵权行为,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了受害方的救济措施:
第一,请求离婚。根据我国《婚姻法》第32条的规定,配偶一方重婚或与他人同居,是法院裁判准予离婚的法定理由,受害方可请求离婚。
第二,离婚时请求损害赔偿。根据我国《婚姻法》第46条的规定,因配偶一方重婚或与他人同居而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依据新婚姻法,对违反忠实义务适用离婚损害赔偿的要件包括:配偶一方有重婚或与他人同居的行为。因不忠行为导致判决离婚。损害赔偿只能在离婚时请求,在婚姻关系存续中不允许请求。受害方受到损害。损害包括财产损害和精神损害两种。精神损害是指由于过错方的不忠行为而给受害人造成的精神创伤和精神痛苦,如受害人感到悲愤、羞辱、沮丧、不安、受人讥讽嘲笑等感情痛苦。请求人无过错,即如果请求人也有违反忠实义务的行为,则双方都没有损害赔偿请求权。
夫妻签订的协议在民法典生效后的法律效力问题。夫妻可以签订协议来处理财产归属、赔偿等问题,只要内容合法且双方具备民事行为能力,协议就具有法律效力。但涉及婚姻关系的协议不适用合同法的规定,应遵守婚姻法的相关规定。若协议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如限制离婚自由权
婚前协议公证机关的选择及相关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当事人可选择住所、居住地等处的公证机构申请公证,涉及不动产的公证需向相应机构申请。当事人可委托他人办理公证,但某些事项如遗嘱、生存、收养关系等需本人亲自办理。申请办理公证需如实说明情况并
婚前协议的定义和目的,以及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婚前协议主要是为了约定双方财产和债务范围及权利归属,避免离婚或死亡时的争议。虽然在中国不普遍,但其在国外的应用广泛。此外,还介绍了婚前财产公证的定义、形式和法律效力,包括夫妻财产约定等内容。婚前协议需遵守法
办理婚前财产公证的手续和所需证件材料。办理财产公证需要提供个人身份证明、与约定内容相关的财产所有权证明、协议书草稿以及其他可能需要的材料。夫妻财产约定协议应包括当事人的基本情况、现有夫妻财产的情况和归属以及其他约定。准备好这些材料后,双方需亲自前往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