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司法实践中,一些约定条款被认为是无效的,特别是那些限制一方基本人权和人格权的条款。例如,离婚自由权、人身自由权、隐私权、通信自由权等相关条款都是无效的。
约定剥夺孩子抚养权和探望权的条款也是无效的。根据法律规定,孩子的抚养权应以考虑孩子的利益为重,而探望权是父母的权利和义务,不能将剥夺抚养权和探望权作为对过错方的惩罚。
约定的家庭财产分配不能影响一方的基本生活,也不能影响其履行赡养和抚养义务,以及对第三人的还债义务。
约定侵犯他人权益的条款也是无效的,例如侵犯第三人隐私权的条款。
约定的赔偿数额应符合家庭经济的实际情况,过高的赔偿数额法院不会认可。
在订立忠诚协议时,应避免约定违法内容和道德性质费用。例如,约定违约方应自杀或自残的条款是明显违法的,因此无效。另外,关于道德性质的费用,如支付空床费,也是不产生法律效力的。
夫妻双方可以约定,如果一方出轨或违反忠诚义务,另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现有的夫妻共同财产。只要夫妻双方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并真实意思表示,这种约定是有效的。但需要注意的是,约定不应包括还未取得的夫妻共同财产,这符合婚姻法的规定。
根据《婚姻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如果出现“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情形,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法律并未明确规定赔偿数额,因此夫妻双方可以约定具体的赔偿数额,这是有效的。然而,如果约定的离婚损害赔偿金明显过高,导致不公平或另一方生活困境,法院将会对赔偿金进行调低。
夫妻签订的协议在民法典生效后的法律效力问题。夫妻可以签订协议来处理财产归属、赔偿等问题,只要内容合法且双方具备民事行为能力,协议就具有法律效力。但涉及婚姻关系的协议不适用合同法的规定,应遵守婚姻法的相关规定。若协议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如限制离婚自由权
婚前协议公证机关的选择及相关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当事人可选择住所、居住地等处的公证机构申请公证,涉及不动产的公证需向相应机构申请。当事人可委托他人办理公证,但某些事项如遗嘱、生存、收养关系等需本人亲自办理。申请办理公证需如实说明情况并
婚前协议的定义和目的,以及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婚前协议主要是为了约定双方财产和债务范围及权利归属,避免离婚或死亡时的争议。虽然在中国不普遍,但其在国外的应用广泛。此外,还介绍了婚前财产公证的定义、形式和法律效力,包括夫妻财产约定等内容。婚前协议需遵守法
办理婚前财产公证的手续和所需证件材料。办理财产公证需要提供个人身份证明、与约定内容相关的财产所有权证明、协议书草稿以及其他可能需要的材料。夫妻财产约定协议应包括当事人的基本情况、现有夫妻财产的情况和归属以及其他约定。准备好这些材料后,双方需亲自前往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