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金与违约金能并用吗
对于定金与违约金能否并用,如果当事人既约定了违约金,又约定了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两者不能并用,只能选择其一。如果违约金不足以弥补损失的,可以要求增加;定金不足以弥补损失的,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相关法律知识:
我国理论界比较一致地认为违约金具有赔偿性和惩罚性,并由对这两种性质看法的差异,产生了几个观点流派:
有的认为,我国违约金制度应取消惩罚性违约金,使违约金仅保留补偿性质,即仅保留补偿性违约金;有的认为,我国违约金制度应在规定补偿性违约金的同时,承认惩罚性违约金,即以补偿性违约金为主,以惩罚性违约金为辅;有的认为,应以惩罚性违约金为主,以补偿性违约金为辅;多数学者认为:应同时承认违约金的两种性质,且应以赔偿性为原则,以惩罚性为例外。
在统一合同法颁布之前,我国同时强调约定违约金和法定违约金,并直接规定了较多的法定违约金。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不再强调法定违约金,通篇没有直接规定法定违约金。据此,有的学者就认为:计划经济体制下违约金强调惩罚性;市场经济体制下违约金强调补偿性,限制惩罚性。
由于理论界对违约金补偿性、惩罚性两种性质的不同看法,导致了判断违约金具有赔偿性还是惩罚性的标准不统一。如认为违约金数额低于违约造成的实际损失时,该违约金就仅具有赔偿性不具有惩罚性;没有实际损失或者实际损失低于约定的违约金数额时,便体现出惩罚性(此即违约金兼具有赔偿和惩罚双重性质功能)。此观念长期主导理论界和司法实践工作,几乎成为审判实践的处理原则。依据约定的违约金与违约造成损失的关系去分析判断违约金具有赔偿性或惩罚性的观点,缺乏事实基础和理论依据。
违约定金和解约定金的区别。违约定金针对违约行为,不履行主合同义务则需按规则处理定金;而解约定金允许当事人通过放弃或双倍返还定金来解除合同。两者在概念内涵、设定方式和法律后果上有所不同。同时,文章还涉及相关法律规定对定金和违约的处理。
合同违约的法律责任,包括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定金责任和违约金责任等五个方面。当一方违约时,另一方可以采取相应措施维护自身权益,如要求违约方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等。同时,也明确了定金和违约金在合同违约情况下的责任处理方式。
违约金的分类及定义。违约金分为法定违约金、约定违约金和混合违约金三种类型。法定违约金根据法律规定确定金额或比率;约定违约金由当事人自行约定;混合违约金则是前两者的结合。对约定违约金,如金额过低或过高,当事人可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调整。
建设工程单方终止合同的赔偿问题(《合同法》于2020.12.31失效)
建设工程单方终止合同的赔偿问题,重点介绍了违约金的分类、特征和计算方式,包括法定违约金和约定违约金的不同之处。此外,还提到了最新资讯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关于违约金与定金的选择以及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权利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