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民事诉讼法》第63条规定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都可以作为证据。
1.书证是指以其内容来证明待证事实的有关情况的文字材料。凡是以文字来记载人的思想和行为以及采用各种符号、图案来表达人的思想,其内容对待证事实具有证明作用的物品都是书证。
2.物证是指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物品痕迹。其特点是以物品的外部特征、物质属性以及它所处的位置,来反映一定的案件事实。例如犯罪使用的工具,犯罪时遗留的各种痕迹(血迹、指纹等),查获的赃款赃物以及其他能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物品。
3.视听资料,又称“音像资料”。是指助电磁、光电、电子计算机设备等技术手段所记载和再现的声音、图像、数据等信息资料。中国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将视听资料定为诉讼证据的一种独立形式。在刑事诉讼实践中,特别是在刑事侦查中运用也十分广泛。
可分为录音、录像、电脑数据以及红外线、中子束、激光等测验仪器提供的资料。使用时必须审查信息存贮、输出、转换等环节是否存在误差,资料内容有无人为篡改等情况。
4.证人证言,简称“证言”。是指证人就自己所知道的与案件有关的情况向司法机关所作的陈述。证据的一种。一般以口头形式表达,由询问人员制作成笔录,必要时,也可以允许证人亲笔书写证言。一般应当是证人亲自看到或听到的情况,也可以是别人看到听到而转告他知道的事实。
5.当事人陈述指的是当事人在诉讼活动中就有关案情对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所作的叙述。在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及审判阶段,当事人的陈述都是重要的证据材料。
6.鉴定结论又称鉴定意见。指鉴定人受司法机关委托或聘请,运用专门知识和技能对案件 中需要解决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后作出的 书面结论性意见。是诉讼证据之一。
7.勘验笔录,就是人民法院指派的勘验人员对案件的诉讼标的物和有关证据,经过现场勘验、调查所作的记录。是我国刑事诉讼程序、民事诉讼程序中法定种类之一。
婚内财产转移对离婚的影响(《婚姻法》于2020年12月31日失效)
婚姻法失效背景下离婚中财产转移的影响,并介绍了起诉离婚的条件和证据要求以及调解和无效情形。同时,文章还涉及了处理一方擅自转移夫妻共同财产的措施、离婚诉讼中的财产保全以及民法典对离婚的影响和判决不准离婚后的再次离婚诉讼情况。
夫妻一方外出打工时离婚案件的管辖地问题,通常由被告地人民法院管辖。同时,文章还分析了离婚案件缺席判决存在的弊端,包括感情是否破裂认定难、离婚目的识别难、子女抚养问题处理难和财产状况查明难等方面。由于被告缺席,法院难以全面了解和判断离婚案件的实际情况,
女方出轨而男方有证据的情况下是否会受到法律制裁的问题。根据《婚姻法》规定,女方出轨不构成犯罪行为,但男方可以提供证据向法院起诉离婚并请求离婚损害赔偿。文章还介绍了出轨离婚所需的证据,包括照片、录音、录像、手机短信、电子邮件、书面材料和邻居朋友的证言等
《民法典》生效后的离婚相关法律规定,明确了分居时间并不能自动解除婚姻关系,只有经过离婚登记、法院判决或调解才能解除。同时指出,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是法院认定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之一。此外,《民法典》还规定了经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