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十六条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当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时,应由具备监护能力的人承担监护责任。
具备监护能力的人包括:
1. 祖父母、外祖父母;
2. 兄、姐;
3. 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但需经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
如果对担任监护人存在争议,可以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如果对指定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裁决。
如果没有具备监护能力的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可以担任监护人。
在确定抚养权归属时,应考虑以下原则:
1. 考虑父母双方的个人素质、对子女的责任感、家庭环境以及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因素。
2. 考虑不能生育或再婚有困难的父母的合理要求。
3. 在双方各种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原则上应由经济能力较强的一方承担抚养责任。
4. 对于10周岁以上具有识别能力的子女,无论由父亲还是母亲抚养,都应征求子女本人的意见。
丈夫坐牢后,夫妻一方可以到法院起诉离婚。《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如何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若干具体意见》规定了,夫妻一方被依法判处长期徒刑,或其违法、犯罪行为严重伤害夫妻感情的,视为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如果一方要求离婚,可以通过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如果一方坐牢,另一方想要离婚,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并由法院判决离婚。服刑人员只能通过法院诉讼判决离婚,因为协议
离婚损害赔偿包括物质赔偿和精神赔偿。物质赔偿是指一方在重婚、同居期间将财产赠与第三方,导致无过错方财产损失,无过错方可以要求过错方赔偿。精神赔偿的确定需要考虑侵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