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婚姻法》于2020年12月31日失效的规定,可以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
如果执行财产在被执行人名下,无需通知其配偶,仅需通知被执行人。根据财产登记的权利人判断,被执行人是唯一权利人,法院无需专门通知其他共有人。如果执行财产登记在被执行人配偶名下或共同登记的,应当通知被执行人和其他共有人,并告知其可以通过协议分割、提起析产诉讼等方式确定财产份额。
如果协商和析产诉讼无法达成一致,可以通知申请执行人有权提起代位析产诉讼。然而,代位诉讼是申请人的权利而非义务,一般情况下,申请执行人不愿意再提起诉讼。
在申请人、被执行人及其配偶都不主动分割的情况下,法院应当依法进行拍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拍卖、变卖财产的规定》,被执行人的财产被查封、扣押、冻结后,法院应当及时进行拍卖、变卖或者采取其他执行措施。在决定拍卖时,应根据共同财产的性质,确定按照夫妻共同财产均分原则,为被执行人配偶保留50%的财产份额。法院应正式通知申请执行人、被执行人及其配偶,并告知如有异议,可在一定期限内书面提出。
如果三方逾期未提出异议,依法启动评估、拍卖程序,拍卖成交后,价款的50%归被执行人配偶个人所有,不得执行。如果有人提出异议,需等待异议或诉讼的结果,确定下一步的执行措施。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规定,债权人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主张权利的,应当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
夫妻一方死亡后,首先需要确定该债务是夫妻共同债务还是夫妻一方个人债务。如果是夫妻共同债务,应由夫妻共同承担;如果是夫妻一方个人债务,可以从其个人财产中清偿。
以下情况通常不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应由一方以个人财产清偿: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继承或受赠的财产(但除了法律另有规定的情况)以及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夫妻对共同财产享有平等的处理权。
夫妻离婚案中婚前购房归属问题。法院认为,男方婚前购买的房产虽在婚后办理房产证,但仍属于婚前个人财产,不应视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依据婚姻法规定,一方的婚前财产为夫妻一方所有,不因婚姻关系延续而转化为共同财产,除非另有约定。
结婚多少年后房子是否属于共同财产的问题,并详细解释了夫妻共同财产的定义、范围、特征以及分割原则等。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房屋是否属于共同财产关键在于购买房屋的资金是否属于夫妻共同拥有。同时,还介绍了不属于共同财产的情况和相关的法律规定。全文旨在帮助读者
假离婚后财产问题的处理方式。对于不同情况,处理方式不同。在夫妻双方未同居的情况下,如果已经办理离婚登记并生效财产分割协议,无法重新分割财产;若夫妻依旧同居,则按照共同财产处理,平均分割但需考虑双方权益和过错程度。同时需注意双方协议优先,法院依法分割的
关于借款能否提前索要的问题。在儿子购房借款案例中,律师表示父母与儿子间签订的借条有效,父母有权要求儿子提前归还资助购房的借款,以保障自身权益。而在夫妻间大额借款案例中,能否提前索要借款需依据出借人与借款人之间的具体约定,若借款期限已到且未违反法律强制